我的妈妈,我的菩萨
我的妈妈今年7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小菜地里忙活一会,每天都会去街上走走路健健身。
和其他妈妈一样,我的妈妈有着无比巨大的母爱!自己省吃俭用,总是想着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总是想着如何让我们小辈过上最好的日子!我的父亲20多年前已经因病去世,那时妈妈50多岁,我才刚刚结婚,从此妈妈就和我们住到了一起,一住就是16年!这16年里妈妈帮我们烧饭、带孩子,还要兼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虽然表面上看,我们住在一起生活得不错,但是我知道妈妈这些年很辛苦,父亲的过早离开,对妈妈来说已经少了一份关爱!还有不懂事的我,还时常嫌弃她唠叨、和她顶嘴、给她脸色看,给妈妈增添了无数新的麻烦。很多次,妈妈一个人在房间里哭过,很多次妈妈擦干眼泪又继续买菜烧饭干活……
妈妈年轻时虽然和爷爷奶奶关系不太融洽,但是自从父亲走后,妈妈都非常细心地照顾关心两老。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回到老家陪他们生活,时常给他们带吃的,买穿的,街坊邻居都说儿媳妇比亲生女儿都好。前些年爷爷奶奶相继往生,两位老人无论在医院还是家里的最后陪伴都是妈妈全身心的付出,白天要准备饭菜,还要看护挂水吃药检查,晚上还要陪夜。妈妈为了照顾我,也基本从不让我陪夜,而她自己却在很多个夜晚睡在医院狭窄硬冷的陪护凳椅上。那几年里妈妈已经都是65岁多的人了,难道她的身体比年轻人还壮实吗?我想不会的。只是在妈妈心里有作为儿媳的责任和母亲的爱,才在她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才使得一个老人的柔弱肩膀能扛起如此巨大的重担!
如今,妈妈一个人住在老家的老房子里,用她的话说每天都很充实。但是我知道每当夜深人静时,妈妈怎么会不感到孤单呢?而我之前平时除了忙工作外,其他的精力也基本用在了修学和孩子身上,对妈妈的关心和照顾太缺少了。虽然我们住得距离不过相隔20公里,虽然我之前半个月或一个月会回家看看她,但是我有一次在不经意时算了一下和妈妈见面的时间少得吓人,就算按每月见两次、每次2小时算,一年见面时间=12个月*2*2小时=48小时=两天!想想都可怕,一年和妈妈见面时间才两天!我反问自己,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难道和生我养我的妈妈见面就这么难?就这么被安排得靠后吗?“子欲养而亲不在”,为什么必须要等亲人离开了才懂得珍惜?为什么要等亲人永别了才去追思?为什么不把握当下的日子啊?从此,我每周都会回家半天陪妈妈,听她唠叨唠叨邻里故事,陪她一起忙忙菜地,时不时再捎上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妈妈起先还说,家里没什么事,她身体也很好,不用浪费汽油来回跑了。我说,反正休息日我也没事啊。就这样,现在她习惯了我每周回家。我知道妈妈并不需要我的物质供养(相反她还每年把退休金积攒起来准备留给我们),妈妈最需要的是孩子们的一个电话、一份挂念,听听她的唠叨,听听她的想法,和她说说话而已!我的妈妈自己省吃俭用过日子,心里牵挂的都是我们小辈,想的都是我们,自己有什么头疼脑热的都自己扛着,不想着给我们添麻烦。
妈妈,您就是我的菩萨,您这辈子为我们辛苦啦!儿子要向您忏悔以往对您的所做的种种过失!儿子今天终于长大了,儿子一定“洗心革面”,在您有生之年好好陪伴您,愿您身体安康、福寿延年!也祝愿所有伟大的母亲身心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