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悲智具足做观世音菩萨的那手那眼

世人常常称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慈”,给予众生快乐。“大悲”去除众生痛苦。众生千差万别,他们都有着不同身份、根机,所以要有无量的方便,要用不同接引方式。而三级修学济群导师提倡的“千手千眼”的弘法思路,就是要我们向观世音菩萨“学智慧”“学慈悲”用更多渠道接引众生。

“智慧如眼”才能观众生不同痛苦、不同身份、不同的根机,给予智慧正见的引导。而“慈悲如手”才能深心切愿伸手给予众生不同接引方式,给予他们拔出痛苦,给予他们人生觉醒的快乐。

这“手中之眼”寓意是慈悲要有智慧观照引导正见和种种方便。这“眼旁的手”寓意是智慧正见引导的慈悲行动,不离八正道的摄受。

只有慈悲与智慧的结合,才不会出现“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的过患。这其中的甚深把握和平衡,如果没有合理服务管理机制的规范,犹如海市蜃楼,不能久远。而书院两套模式首先保证了真正的“去中心化”,保证修学不再是口号,不再是“管理型”“领导型”,而是“平台、平等、开放、服务、去中心化、众筹众创”等的有机结合。这套“自觉丶法治丶服务”的模式,真正做到用智慧引导,慈悲众生,服务众生。

以往的修学,自己往往不知如何从生活下手。学的知识点,不知如何去记忆、思维、观察、运用。烦恼来时,“第二支毒箭”,依旧那么痛苦,那么深,那么怨天尤人,那么心有不甘…在学习了三级修学后,慢慢用观世音菩萨的那只智慧之眼,去观照生活、工作、修学。看清不足才能实践行动,这种有的放矢的行动,与其说是菩萨那只手的慈悲,不如说是能感众生之苦,才能深感菩萨慈悲之乐,才能象菩萨那样伸手予众生慈悲之手,才能心有独乐愿共乐。

比如以往的自己,疾病缠绵,悲观的心性,让人望而远之,自己也蛮自觉的远离社交。在学习了三级修学,不再用病苦之心视过去之体,而以体众生之苦,愿与众生同悲共苦。三级修学帮助自己生起修学信心,不再以个人小苦为苦,而去观照众生苦。不止如此,原来有导师、有智慧、有次弟、有氛围、有辅导员同修相伴的修学,也可以如此快乐!自己逐步的步出小我之心,走到广阔天地,感受阳光,感受风、雨、雷、电,四季人生…!

因为心坦然了,所以无惧风雨。今年元旦女寮老师父发烧39度,自己没有想那么多,陪她量体温、看病、拿药、送饭…老师父从不多言,默默无闻,很多人颇有异议,可她没有拒绝我的接近,照顾到病情稳定后,她回家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这事儿就像风吹沙一样过去了…时隔半年,我今天在清理功德箱时,赫然发现老师父春节前离开时,绑着当月单资条的单资,纹丝不动地躲在一丛丛一堆堆的硬、纸币中。老师父来去没有什么言语,但此时那小小的单资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不以凡尘扰,深深道友情”,这份重病初愈,感恩三宝,感恩常住同修之心,不曾言语,却胜千言万语,“道是无情,却是多情。”这份清净无染的迟来供养,让我捧着小小的单资条良久无语。当时陪老师父看病,恰值她直亲离世,接电话时老师父推门的手久久放不下来,身心双重打击,老师父不曾言语。儿子开车接她回去,可以知道她也是儿孙满堂的人,印象中从未见她投过功德箱,做过佛事,每顿饭后总留下小半块馒头半晌饿了吃,小食品水果全都带回来。我纳闷:她小气吗?她很顾家吗?很想她的儿孙吗?…可现实小小的单资条让我重新认识到老师父的默默发心和清净品质。感恩在三级修学默默熏陶下,见证了世间四季风景,见证了风景背后不为人知的默默微笑。

如果说这份晶莹剔透的法情真心,映射着老师父对三宝感恩之心,那么这份得之不易的淡淡君子行,正如导师说的“佛菩萨千百亿化身,就是为救度众生而示现的各种身份”无疑老师父迟来供养,让我重新理解如何慈悲,如何智慧方便,如何做娑婆世界那只不辞辛劳的“万能手”,如何做那只默默看尽轮回的慈目…感恩三宝开启千只手千只眼的慈悲智慧示现。感恩三级修学让我明白这慈悲智慧的示现。愿众生与我同做观世音菩萨的千只手千只眼,共同走向觉醒之路!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悲智具足做观世音菩萨的那手那眼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