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人若分离爱不分

烦恼生起时即是苦的开始,有烦恼就会有痛苦。

不想痛苦就要去解决烦恼。

解决烦恼,要先破除无明和我执。

可以说,凡夫因为无明、我执带来迷惑和烦恼,又因为迷惑、烦恼而产生诸多痛苦。

最近发现,我的这颗凡夫心真的很容易被外境所惑,一不小心就会被烦恼和痛苦所左右。幸好,我有佛法似明灯,照破黑暗获光明。

昨天是母亲节,在南寺公众号浏览分享文章时,一边拜读弘一法师的《梦》,一边听到宗铄法师深情、宛转的演唱,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自己往生多年的母亲。“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汨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一时感怀身世,触景生情。情绪竟变得低落,忍不住潸然泪下。

真的感恩最近每晚班级的学习交流,观照力有所加强。当下我便觉察到了自己内心的这种情绪,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是很不利的,我的心在当下已被烦恼和痛苦所占领。尤其是看到宗大师在<略论>中说,由于蕴之本体不明,而为无明之暗所覆,于蕴误执为我,而其余诸惑从彼生焉。深有感触。

观察自己的内心,"我"的情绪主宰了我。为什么会被情绪主宰?因为在感怀、忆念母亲时,有一个“我"的存在,还有自我的执念存在。设定了这是"我"的母亲,有她在,人生的很多难题,可以有人倾诉,可以有人商议,甚至可以有人帮助解决。母亲是属于"我"的,内心在这个时候就起了贪著:要是妈妈还在,该有多好啊!

说起来离知天命之年已渐行渐近,可一旦想到母亲,内心还是活得像个撒娇要糖吃的孩子。

这一切正是因为"我"的心念已被无明之暗所覆盖。一切建立在我的基础上,"缘我则高举,于我亦有常断"。妈妈是属于"我"的,"我"在她的心里最重要,认为她的爱护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其实她已经去世多年,按佛家的说法,早就该转世投生了吧。

禅宗有言: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可是同样我也在问自己:母亲往生后,她的面目是什么?又是谁的母亲呢?就像我不记得我的前世,我的母亲在她所处的那一道,还认得"我"是谁吗?

贪爱源自于我对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产生执著__执故为我,执常为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无明导致的过患,由于我执产生的错误设定,所以派生出了贪、痴,还有常见、坏见等。显而易见,它们都会在修行路上扯我的后腿。

导师说,心本来是无限的,凡夫因为我执,才形成狭隘的知见。而修行是要放下我执,建立无限的所缘。

我觉察到自己当下的心行还达不到无限,但可以尝试从自我的设定中跳出来,从打破无明开始,去破除我执。

除了女儿的身份,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儿媳。在这座城市的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妈妈在呢!

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准备了一些礼物,带着孩子去她叔叔家,看望了帮小叔带孩子的婆婆。我给弟妹和侄子也准备了礼物。

进一楼门的时候,那一声对妈妈的呼唤刚出口,便听到二楼老人响亮的回应。内心竟感慨万千。从来没有哪一刻像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着感恩、欢喜:幸好此生还有叫妈妈的机会,感恩善缘成就。不同血缘、不同姓氏的三位母亲相聚在了一个家庭,因为她老人家的儿子,也因为她的孙子孙女们,我们接受命运的安排,成为了亲人。

结合业果原理深度思惟,一切身心的烦恼、痛苦,皆从往昔不善业所生;一切身心的幸福、愉悦,也来自往昔善心、善行。当下的心行来自于所有念头的积累,未来我的人生也必因今日之念而产生果报。善与不善交织,对母亲的怀念是善,而粘著、贪爱是不善;执我执常是不善,破除它们就从不善转化为善。一切都取决于当下心念的转变。可以说,善恶之业皆因我的一念来成就。

天下的孩子无不依恋母亲;天下的母亲无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只有体会母亲的心,才能拥有慈愍众生的心。

回家后,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决定,在腾讯公益和支付宝公益上进行了专项捐赠,希望通过这两个影响力最大的平台,能够将这一点善款利益到更多有需要的母亲和她们深爱的孩子。这是我,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能够贡献的微薄力量。我相信,我那乐善好施、扶困济贫的母亲,也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我发愿--今后此生,将以一个女儿爱母亲之心去爱一切如母有情,并以一个母亲爱自己孩子的心,去爱护一切孩子。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人若分离爱不分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