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佛陀
【释义】多花一分心思去注意别人,就会少一分心思去反省自己。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便很早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即使在与困难作斗争的时候失败了,都要像伯启那样,学会自省,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反省自己以后该怎样去做……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到错误,才能彻底地改正错误,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说得好,反省是好事!反省是一种自我检讨、回顾,人们往往可以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通过反思和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其实质是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宽、更广。时常反省自己,会让自己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优缺点,使自己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扬,缺点得到及时改正!反省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不要把反省变成贬低自己,要对自己充满自信!还有一点,不要把别人对你的看法想得很严重,不管别人怎样想,而是自己做到最佳状态的自己。
一般地说,自省心强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劣,因为他时时都在仔细检视自己。这种检视叫做“自我关照”,其实质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体,从外面观看审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为最佳的选择。这样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了,但审视自己时必须是坦率无私的。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因此,经常反省和检视自己可以避免偏离正道。
“发明大王”爱迪生早年取得了很多重大的发明成果,但是到了晚年,却几乎一无所为。为什么?就在于他不去反省,固执己见,别人的意见也充耳不闻,因此也就导致了他晚年的失败。
作家张晓风说过这样一句话,那个名叫“失败”的妈妈,其实不一定生得出名叫“成功”的孩子,除非她能找到那位名叫“反省”的爸爸。反省是认识自己的秘方,每一个人在一天中,都应该抽出一段时间站在镜子面前,平心静气地反省自己一天的作为,这样,你才能有所收获,从而不虚度年华。
【感悟】
我们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知道反省的人有大智,时常反省的人有大勇。一个人只有时常反省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狂妄、嚣张、幼稚和无知;也唯有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自大和自卑。
【佛门名家】
源空
源空(1133—1212年),日本佛教净土宗创始人。俗姓漆间,幼名势至丸,号法然,美作国(今冈山县)人。卒后,历代天皇先后赐谥圆光大师、东渐大师、慧成大师、弘觉大师、慈教大师等。一般称为法然上人。其主要著作有《选择本愿念佛集》、《无量寿经释》、《观无量寿经释》、《往生要集诠要》、《往生要集料简》、《类聚净土五祖传》等。1955年编有《昭和新修法然上人全集》1册,1975年又出版《宁本法然上人全集》9卷。
唯有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佛陀
【释义】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他人。
十多年前,西方歌坛一位巨星正在日益增强着自己的光芒,她就是克斯戴娜。曾经的她,是那样耀眼,被歌迷誉为“歌坛天后”,丈夫是前索尼公司老板,身价因多家公司的争抢而一时飞涨几十倍……而曾经的她又遭遇了人生的低谷:歌唱事业无人追捧,合同被当面撕毁,就连丈夫这时也抛弃了她。于是她消沉了,几度传来她自杀的消息,但终被人救起送入精神病院。此时的她已不再是天后。也许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心思:看看这从未经历过失败的人会如何面对生活。十年后,天后终于重现舞台,脸上依旧带着迷人的微笑,口中传出的也依旧是天籁般的声音。其实这十年她并未消沉,她深思后决定改变自己。她接受精神治疗,努力减肥,练习歌唱……因为她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才能改变自己所处的不利环境。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责怪、抱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别人也不会因你的责怪、抱怨而改变处世态度。然而当我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自我、改变现状时,这种行动往往在无形中发挥着力量。
当徐本禹面对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时,他从自身做起,背上行囊只身踏上那条坎坷孤独的山路。他用心灵去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眼睛,同时这盏明灯也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终于,他用自身的改变感动了千万人,千万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孩子们的眼睛不再朦胧,人们的心灵因此而光明。
改变他人并不容易,而改变自我并非难事。徐本禹做到了,他懂得小溪也能载着瀑布驶向大海。
唯有懂得改变自我,才能感动他人,改变他人,才能真正帮自己化解困惑,助他人排除忧愁。“法官妈妈”从自我做起,谆谆教诲失足少年,而一改严厉的口吻;任长霞从基层出发,而不是以局长的身份发号施令;王顺友用一个人的长征奇迹去一次次连接亲人间的真挚祝福……他们都深深领略到了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对他人影响的重要所在,因此世人因他们而感动,坎坷因他们而平坦,明天因他们而美好。
不要苛求他人的改变来适应自己,改变,要先己后人。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生活;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未来。
一朵花不甘于生长在沙漠,于是它怒放美丽的生命,每朵花也都争奇斗艳,沙漠变成了花海;一颗星不甘于埋没在沉沉的黑夜,于是它点燃闪烁的生命,每颗星也都争辉夺目,黑夜变成了璀璨的星空。同样,一个人要想拥有改变别人、改变环境的力量,就要学会先改变自己,唯有这样,才能鼓舞他人,才能共同创造新的环境、新的和谐。
【感悟】
一花枯萎,凋零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整片星空。如果我们都肯改变自己,尽自己的一份力,那别人一定会随之改变,春天与星空也一定会更加灿烂!因为,我们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人。
【佛禅小故事】
人生咸淡两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尊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
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