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经历磨难的身心,才会变得强健。

——佛陀

【释义】只有经历过磨难,身心才会变得强健。

寒冬腊月,有一个名叫“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

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能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然跪在那里,雷打不动。仪山命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

七天过后,那个和尚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息,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去。滴水终于进了仪山门下参学。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仪山禅师问道:“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

话刚说完,仪山一拳打过来,大吼:“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滚出去!”

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的吼声,忽然间,滴水想通了: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纸擦鼻涕的时候,被仪山看到了,他大声喝道:“你的鼻子比别人的血汗珍贵?你这不是在糟蹋白纸吗?”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难以忍受仪山的严峻,可是滴水说:“人间有三种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师门的影响力,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家师的慈悲,步步追随;上等僧在师父的锤炼下可以日益强壮,最终能找到自己的天空。”

大饼是擀出来的,钢铁是炼出来的,人才是锤炼出来的。所以,当有鞭子向我们挥来时,躲闪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该把头抬得更高,把背脊挺得更直,练就一身硬功夫,以后就不会怕鞭抽之苦了。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是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的格言诗。作者借此诗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说出了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经历磨难是人生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栖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收集创作了近千首西部民歌,赢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誉和荣耀。

磨难源于外界,坚韧则源于内心。也有很多人因为遭遇磨难,使希望半途夭折,把可能化为乌有,让智慧颓废凋谢,生命失去光泽,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到惋惜。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任何人都可能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和得意,也可能有败走麦城的挫折和不幸。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有障碍,有荆棘,更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如果我们把磨难当做黎明前的黑暗,看做获得成功的前奏,那么磨难对我们来说,是财富,是收获,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要百倍珍惜,要尽力让它发出万道霞光。

【感悟】

梅花如果不经受一番风霜摧折的苦,就不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是靠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毫不畏惧的精神取得了胜利。因此我们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磨难能够使人变得强健,能够成就一个人。

【佛家典籍】

《楞伽经》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楞伽,山名;阿跋多罗,“入”义。意思是说本经是佛陀入楞伽山所说的经典。

本经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授禅法所引用的经典。本经记录大乘佛教多种重要教义,犹如一大集要的经典;又佛说无量法,唯明一心义,此经明诸法唯心,因此各卷品名但名为“一切佛语心品”。如宋苏轼序言:“《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内容主要是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此四法门,不外就是心,亦即是一心。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