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和痛苦都不是永恒的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佛陀
【释义】无论你快乐还是痛苦,这都不是永恒的。
有一位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孤儿,孤苦伶仃,一无所有,流浪街头,受尽磨难,最后终于创下了一份不菲的家业,而他自己也已经到了人生暮年,该考虑辞世后的安排了。他膝下有两子,风华正茂,一样的聪明,一样的踏实能干。几乎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应该把财产一分为二,平分给两个儿子。但是,在最后一刻,他改变了主意。
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把钥匙,抬起头,缓慢而清楚地说道:“我一生所赚得的财富,都锁在这把钥匙能打开的箱子里。可是现在,我只能把这把钥匙给你们兄弟二人中的一人。”兄弟俩惊讶地看着父亲,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什么?这太残忍了!”“是,是有些残忍,但这也是一种善良。”父亲停了一下,又继续说道:“现在,我让你们自己选择。选择这把钥匙的人,必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按照我的意愿和方式,去经营和管理这些财富。拒绝这把钥匙的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生命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去赚取我箱子以外的财富。”
兄弟俩听完,心里开始动摇。接过这把钥匙,可以保证你一生没有苦难,没有风险,但也因此而被束缚,失去自由。拒绝它?毕竟箱子里的财富是有限的,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但那样的人生充满不测,前途未卜,万一……父亲早已猜出兄弟俩的心思,他微微一笑:“不错,每一种选择都不是最好,有快乐,也有痛苦,这就是人生,你不可能把快乐集中,把痛苦消散,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你想要什么?要过程,还是要结果?”
兄弟俩豁然开朗。哥哥说:“弟弟,我要这把钥匙,如果你同意的话。”弟弟微笑着对哥哥说:“当然可以,但是你必须答应我,好好管理父亲的产业,如果你答应我的话,我就可以放心去闯荡了。”二人权衡利弊,最终各取所需。这样的结局,与父亲先前的预料不谋而合,因为这时候最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看着他们长大的父亲。
二十多年过去了,兄弟俩的经历、境遇迥然不同。哥哥虽然生活舒适安逸,但是并没有沉沦,把家业管理得井井有条,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温和儒雅,特别是到了人生暮年,与去世的父亲越来越像,只是少了些锐利和坚韧。弟弟生活艰辛动荡,几起几伏,受尽磨难,性格也变得刚毅果断,与二十年前相比,变化很大。最苦最难的时候,他也曾后悔过,怨恨过,但已经选择了,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往无前,坚定不移地往前走。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最终创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理解父亲,并深深地感谢父亲。
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携带着快乐和痛苦,这就是人生。你不可能把快乐集中,把痛苦消散,但是只要你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无论快乐与痛苦都是无悔的。
人类常常徘徊在痛苦和快乐的边缘,小心地迈着自己的脚步,原以为它们中间有着遥远的距离,未曾想到两者却相依为邻。于是,拥有快乐、远离痛苦成了我们一生的愿望。然而,我们追求的快乐是那么地短暂,痛苦又常常不请自来。
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痛苦。快乐和痛苦都是暂时的,都会消失的。因此,快乐时无需大喜大乐,因为快乐的长度并不长;痛苦时亦无需大悲大痛,因为痛苦的长度也不长。生活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以全部拥有。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也同样能让我们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得到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痛苦不堪。
【感悟】
快乐不是永恒,痛苦只是过程。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这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所以,我们不要刻意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我们应多追求精神上的快乐,这样我们才不会在要快乐还是痛苦的选择中迷失自我。
【佛门名家】
恒林
恒林(1865—1923年),号云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光绪初年入少林寺为僧,1912年被任命为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后又被推选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任职后数年间购置枪支,训练武装,打击土匪,备尝辛苦。1923年秋,积劳致疾,卒于职。
不要追悔过去,也不要奢求未来
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佛陀
【释义】聪明的人,不会奢求未来,也不会追悔过去。
从前,有一座园音寺,每天都有许多的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园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蜘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园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祖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园音寺的横梁上修炼。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一天。突然,又刮起了一阵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16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得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两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16年前,园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诏,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通,佛祖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灵魂即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园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像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情地抱着。
再好的再坏的过去,也已经过去了,和现在的我们无所相干;再好的再坏的未来,也尚未到来,我们不必因而手舞足蹈,或心惊胆战;只有现在的快乐是最需要体会的,只有现在的困难是最需要解决的,只有现在的机会是最可以掌握的。对于已死的过去和未知的未来我们都无能为力,因此对于它们的担忧也是无谓的。唯有现在,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感悟】
昨天不过是历史,明天只是幻影,所以我们要竭尽全力地生活在今天。不追悔过去,也不奢求未来,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现在的幸福。
【佛禅小故事】
一片石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有时坐,有时卧。欲镌做佛,得不?”
南泉禅师答曰:“得。”
陆亘又问:“莫不得不?”
南泉答曰:“不得。”
云岩禅师说过:坐则佛,不坐则非佛。而洞山禅师却说:不坐则佛,坐则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