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以平常之心态,面对一切平常之事

佛说,平常心是道。什么是平常心?平常是一种境界,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或喜或忧;平常心是一种心境,慧能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它超脱物外、超越自我。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消极遁世,平常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平常心、平常态,才是人活世间的至高境界。

以平常之心态,面对一切平常之事

世上最难得的是平常心。

——佛陀

【释义】世界上,最难得的就是拥有一颗平常的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说:“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是平等平常的。事物的发展运动也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只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可以了。

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不骄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在现代紧张生活的压力下,仍有心情去感受那份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那份自在。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难以保持一颗平常心,人们感觉到紧张、疲惫、心累,财产、金钱、私欲充塞着人们的心灵。如果有了一颗平常心,人们就会放慢自己追求欲望的脚步,不再繁忙。我们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审视这个世界,便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拥有一片灿烂的天地。多一些满足,少一些贪欲;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感悟】

人们常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是讲人有平常心。世事无常,在各种磨难面前,在各种诱惑和欲望面前,我们若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我们就能活得轻松自在。

【佛门名家】

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1890—1947年),他对于现在佛教的最大贡献,应该是“人生佛教”及“人间净土”观念的提出。大师一直努力宣扬佛教的现代化,并运用各种能够与社会沟通的新管道,希望化解传统佛教与社会的隔阂,建立佛教新的气象。大师曾任中国佛教总会刊物“佛教月报”的总编辑及“觉社月刊”,后改名为“海潮音”月刊的主编。这些刊物对于宣扬佛教,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

大师深切体认到举办僧学的重要,因此先后在广州、杭州、武昌、闽南及汉林等地方办理僧伽教育,对培育佛教人才,起了重要的典范作用。他曾到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各国宣讲佛法,及召盟各国人士一起参与佛教大会。他是第一位到欧美传播佛法的中国僧侣。

心无杂念才能保持平常心

无杂念才是平常心。

——佛陀

【释义】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么呢?”

慧海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答:“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

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穿,将毁誉得失看穿,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才能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视赛场大战为平常训练,视各种考试为日常功课,才能拥有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当然,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炼,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我们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

【感悟】

所谓“平常心”,就是想睡就睡,想坐就坐。夏天找阴凉的地方,冬天则坐在火炉边。吃饭时只是吃,睡觉时只是睡,这样就不会陷入各种妄念之中。一心一用,心无杂念,这才是真正的平常心。

【佛家典籍】

《大乘经》

《大乘经》是大乘佛学经典的总称。佛以众生的根机大小不同,因此说教也有大小之别,对小机说声闻、缘觉之法,称为小乘;对大机说六度之法,称为大乘。佛灭度之后,弟子将佛的说法结集起来,分为大小二经,各为一藏。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以平常之心态,面对一切平常之事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