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时间都去哪了?

学了不念死无常的过患和念死无常的利益,知道念死无常能够对治贪着、无明、傲慢,更加珍惜暇满人身,精进修学。那要怎么样的心来念死呢?是对财富、地位、亲人、感情等舍不得,还是知道死是一定的就害怕死亡?作为修行之人,死亡是一种心理体验,真正修行的人是不害怕死亡的,对待死亡,来去自如,了知生死。以“念恶趣之因未灭,现上决定善因未修”的心来念死,为觉醒和解脱服务。

死,代表着时间消失了,这宝贵的人身再也没有机会利用时间来吃饭、睡觉、说话、看书了。修念死法门中第一点:思维定死,死是一定的。在这一点中,分3小点来论证定死的观点1.死亡必来而无法避免;2.寿量无增而日减;3.生前无暇修法而死必决定。

我接受论点和论据,通过观察和思维,我发现,在死神面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时两手空空,握不住一颗泪滴。不管是人、动物、植物、饿鬼、佛菩萨都会死亡,被死神败坏、摧毁。我以前认为的不怕死,是一种无知,无知者无畏。现在怕死,是明白要止恶扬善,人要活得通透明白,并不是难得糊涂。

那么,时间都去那了?时间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一点一滴流失,生命在流淌,走向衰老、死亡。时间在流逝,不舍昼夜,并不因为我的感觉,时间会停止、会变快或变慢,时间义无反顾地前进着,成住坏空。《道次第》书里的比喻非常富有文学性,寿量无增而日减,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减少,如织师织布,布织好了,线也会用完,如被屠宰的牛羊,走在道路上,步步逼近死亡,又如牛终将要被牧童赶回住处。生命的无常如同秋天的云彩,变化多姿,又如戏中的角色,变化无常。寿命石火电光,瞬息而过,似瀑布悬空奔流而下。

时间去向死亡,过一天少一天,我走过了多少个日夜,接下来的日子所剩无多,所以要倍感珍惜,而不是虚度荒芜。

留下来修行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婴儿时,垂老时,现在中年,白天上班,晚上做家务,带小孩,真心修行的时候少之又少。在戳中痛点的同时,我开始反思,也真的这样去做了,晚上孩子作业的时候,我看书学习,全身心投入1个小时,等孩子睡下,我再全身心投入1个小时。我本来为爷爷整理自传。现世一切圆满, 90多岁的爷爷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回忆录承载了一生的酸甜苦辣。以前我很热衷看传记,想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智慧、精神和传承,现在我明白了,那些经历为念境,记忆中的影像,是暂时的意义,这个记忆的基石是世间的苦和乐,是梦幻泡影。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消失。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呢?非常明确,正确的观念和心态,生命的品质,修行刻不容缓。把念死无常正见装进心里,然后带着正见去观察,解决现实问题,时刻生起珍惜之心,不空过,不虚度。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时间都去哪了?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