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学习了导师的修学经历和判教观,我和导师结缘于修学平台,而修学平台正是导师这些年的修学经历和在弘法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得来的。
人这一生得闻佛法不易,能碰到修学这么好的平台来改变自己,更加要珍惜。五月下旬,我们有了一个短暂的两周假期,在这期间,刚好我在做小智者学员PPT制作的义工。时间紧,任务重,每天为了忙这义工的工作,让我根本没有太多大块的时间来自修。头两天疲惫不堪的时候,烦恼在逐渐的冒头:我这是在干什么?为了做义工,连自修都做不了了,我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呀?本以为短期义工而已,没想到这么熬时间、熬精力,我这个假期不是废了吗?于是第三天我强迫自己暂时放下义工的工作,用一上午的时间自修,在听《慈经》的时候,细细地观照自己为什么会烦恼?应该是我把修学和义工对立了起来!于是我及时调整了心态:想着我的义工工作能用小朋友读故事的方式,来了解高僧大德们的生平事迹,被他们为了求法历尽艰辛,和为了佛教事业孜孜不倦的一生所感动,这也是让自己增强信心道念难得的修学呀。虽然暂时没有时间自修,但我也并没有离开法呀。我们书院的修学模式不就是两条腿走路吗?我现在也是在服务大众模式中啊。这样一想,心存喜乐的继续制作PPT,也就没有那么大的烦恼了,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累,并快乐着。完成任务后,参加小智者学园读书吧的六一晚会,真的找回了自己童年的感觉,快乐且幸福。瞧,当我用无所得的心去做事,意外的收获总会给到我惊喜。
当再拿起法义,仔细通读后,更加感受到导师的智慧和慈悲,若不是他通过对学院式教学弊端的感触和对汉传佛教兴衰的深入思考,提出了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的修学要素,为我们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次第的修学体系。我又如何能改变自己错误的三观,在生活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呀。正是在修学,我们才得以基础引导,次第修学,重塑了知见,得到了导师的指点。更改变了我们的心,当心制造出各种问题时,我们也有了接纳和解决的方法。
比如我的妈妈是后我一步进入的修学,她看我有法名,就也到当地寺院皈依,“要”了个法名。她只是觉得应该有个法名,但皈依是为了什么她并不明白。一旦她修学起了烦恼,时时升起退转的心的时候,我就笑呵呵地提醒她:“您能在70多岁时听闻佛法,多么难得、多么有福报啊,我们现在修学的内容,只是在矫正我们原有的三观,让自己来世上走一遭能活得明白。等再往前学习时,就有了学习的方法和喜乐,不坚持下去多亏呀?!况且,您都有了法名,哪能还象从前一样由着性子,高兴了学学、不高兴就退?!若将来有一天您见到佛菩萨......也不好交待呀,是不?!”老人家被我这样一哄一劝,要退的心也就平复下来了。
现在我看待问题的角度有了全新的高度,不再被情绪控制大脑了,解决问题也懂得观照事情的缘起了,同时也能从自他相换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用对方能接受的语言,善巧地解决问题了。我自己的变化是源于修学,所以我是非常庆幸自己有这个机缘,能参与这样方便的修学平台来认识佛法。导师的修学经历我无法复刻,但他由此所给予我们的一门深入的坚持和勤于思考、为利益众生得闻佛法的不断探索及勇于实践的精神,是激励着我们信念更足的追随导师的脚步,点亮自己的同时,把爱和光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