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无常的幸福

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物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也逐步提升,但是感觉幸福却越来越遥远了,这是为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追求幸福的意义又是什么?

首先获得幸福要有接纳逆境的能力,面对逆境能保持从容;中国人讲五福临门,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康宁和好德,所以我们要多多耕耘福田,培植福报;获得幸福还要提高认识,积极正向的看自己、看世界,避免追逐欲望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还要看清心的不同层面,发知道应该发展什么、舍弃什么,只有自利利他才是究竟圆满的幸福。、

这一周,疫情的反复,让很多人逐渐放松的心突然又紧张了起来,就像带上了紧箍咒被施了咒语一样,我也不例外。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昨天发朋友圈“悬在头上的剑,刚轻轻举起,又重重落下”,寥寥几个字,就能感知到她内心不安定的感觉。朋友圈逐渐销声匿迹的口罩销售又红火了起来,各种煽动性的语言,让内心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又被吹得滋滋作响。而前一段被各种调侃的“摆地摊”“让生活充满烟火味”的段子,此时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内心夹杂着各种情绪,就像是这两天一直淅淅沥沥的雨一般,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惆怅感。思维这些情绪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心在操纵,其实就是师父讲的“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常变化的,无时无刻都在演变,世界局势这么糟糕,疫情如此严重,在国内出现局部的反弹,是特别合情合理的,但是,我们就是因为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楚世界,对美好的生活有着永恒的期待和设定,并因此形成依赖,产生执着,所以,当逆境来临,美好幻想就像梦幻泡影般,如露亦如电。师父还讲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都会随着条件的聚合和消散而生灭。而面对无常变化,我们“应作如是观”,观它的缘起,观乌云背后一直都在的空性天空,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来呀来、去呀去,随风”。只有不断地让佛法正见成为我们自家地里种的菜,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摘,才能在逆境出现时,有能力通过智慧来转化。

几年前看过一部电影《无问西东》,里面有个情节印象很深刻。国破家亡,一群北大清华的青年学子通过大半个中国的艰难跋涉,汇聚到的一个偏僻小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西南联大生活。午后,大雨,简易的土墙铁皮房顶教室,一群渴望知识的青年人,一个蓄着花白胡子穿长衫的老师,雨下得特别大,雨点重重地砸在单薄的铁皮房顶上,发出哗啦啦的巨大声响,已经完全盖过了老师的讲课声,雨越下越大,同学们渐渐有些不安定了,老师见况扭身在黑板上认认真真写下两个字“听雨”,随即整理长衫,端坐下来,专注的望向窗外的大雨。当时的电影院,特别安静,在黑暗的座位上,只能听到哗啦啦的大雨声……

今天中午坐公交车,车上很安静,望着车窗玻璃上一丝一丝滑落的雨滴,仿佛时间穿越了一般,想到当时看电影的场景。一百年前的雨和现在的雨有分别吗?物是人非了,但雨还是雨,只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变换着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景,看着人世间无常变换的人和物。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无常的幸福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