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心静世界静

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了禅师的法堂,寻求指点。禅师静静地听完了官员的倾诉,将他带入禅房。

禅师拿起桌上的一瓶水,微笑着对官员说:“这瓶水已经放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和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是澄清透明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官员思索片刻,顿时有所悟:“我懂了,灰尘都沉在瓶底。”

禅师点了点头,开释道:“世间烦恼之事数不尽,那些想忘却忘不掉的,索性记住就好了。就像这瓶中水,如果不停地震荡,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从而搅动了底部的尘埃,呈一片混浊;若让它们慢慢地、静静地沉淀下来,反而得一片澄清。”至此,官员恍然大悟。

想要忘记和记住一件事,是有相通点的,就是这件事时常会出现在自己的头脑当中。一件刻意想要忘记的事,总是会被我们时时想起。这时候,那件我们想要忘掉的事情,反而带给我们更多的烦恼。想要将这烦恼消除,坦然面对它就可以了。

任何的刻意都是要不得的。刻意忘掉一件事,会被这件事所叨扰。刻意避开一个人,那么便会时刻注意这个人,从而让这个人曾经给我们带来的烦恼不停地在脑海中出现。每出现一次,那曾经的烦恼就好像又折磨了我们一次一样。

真正的解脱不是遇喜事不惊,而是遇烦恼而心不动。能克制住我们内心的无名之火,能够坦然面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和事,才是真的不动。

想要幸福,就要有一颗澄明的心,心静了,一切就都能静了。如果心不静,那么人生必然会陷入烦恼。

足够就好,何必贪多

据《杂宝藏经》载,有个珠宝商人叫比舍,他不仅懂得经营,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航海家。有一次,比舍带领五百名商人驾着几艘船入海寻宝。他们一路顺遂,很快便到达了珠宝产地。

商人们登岸后,看到遍地的宝石,贪心顿起,不断地搬运。转眼间,所有的船都被耀眼的珠宝装满了,但那些商人仍不满足,眼看船只都要被压沉了,依然想要多装些。

比舍看到不堪重负的船只,不断劝告大家不能超载,可是被贪欲迷惑的人们根本听不进他的劝告。他们宁死也不舍一粒珠子。无奈之下,比舍只好把自己船上的宝石全都抛弃,之后驾驶着空船与满载而归的船队一起离开。

果然,船队刚刚入海,那些超载的船便全都向水下沉去。幸好还有比舍的空船,他将五百名客商护救出了海。

当五百名商人坐着比舍的船到达大陆后,一个神出现在了海面上,他说比舍宅心仁厚,感动了上天,因此上天决定将比舍抛弃的珠宝全都还给他。

比舍失而复得,十分欢喜。他看着其他人憔悴烦恼的样子,于心不忍,于是又把自己失而复得的珠宝与众人平分了。

见财富而不迷,才是真正的境界,也只有这种态度,才能真正获得财富。如果太过看重财富,便会被蒙蔽住眼睛,从而看不见那些隐藏在财富后面的危险。等到危险真正降临的时候,往往再想躲避已经晚了。

从古至今,无数人因为类似的情况而遭遇了灾祸,但世人依然冲不破这种财富观。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一个“贪”字。

要懂得,贪婪并不是获取财富的方式,而是丢失财富的方式。这世界自有它的内部规律,每个人该得多少,什么时候所得,都是有规律、有定数的。努力到了,自然得到;如果没有相应的努力,而想要求太多,自然得不到。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心静世界静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