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何必说谎

佛陀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村庄的几个闲人合伙偷得了一头牦牛,并将之宰杀,然后分食。失牛的人追踪到村子里,问村人说:“我的牦牛在你们村庄里吗?”

偷牛的村人答:“我们没有村庄。”

失牛人又问:“那池边不是有棵树吗?”

村人答:“没有树。”

失牛人又问:“你们是不是在村庄的东边偷的牛?”

村人仍旧回答:“没有‘东边’。”

失牛人再问:“你们是不是在正午偷的牛?”

村人还是回答:“并没有‘正午’。”

于是,失牛的人就说:“没有村庄,没有树还算合理,可是怎么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所以你们一直在说谎。牛一定是你们偷的。”

那些村人再无从抵赖,只好承认。

常有人认为,能说谎说明一个人聪明,可以骗过别人,这是误解。说谎并不聪明,反而很傻。一个谎言要用十个甚至百个谎言去圆,这等于是将自己置入一个谎言的帝国,需要每一句都能符合逻辑,这是极难的。将自己置入这样一个境地,岂不是非常傻吗?

就像那村人,当他回答“没有村庄”的时候,或许可称为一句妙语,可就是这句妙语,让他陷入了无限的循环当中,最终让自己的谎言暴露了。

没有人比别人聪明好多倍,如果真的比别人聪明好多倍,那么不需要说谎一样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比别人更聪明,却四处说谎,那简直就是太过愚笨了。这样的人,必然自食恶果。

诚信是一种智慧

宋朝的道楷禅师参禅开悟得道以后,非常热心地教导后学,大阐禅门宗风。

有一天,皇上派遣使者奖励他在禅门的成就。颁赠紫衣袈裟,以褒扬他的道德,并赐号定照禅师。可是道楷禅师将此视为虚名,不肯接受,上表坚辞。

皇上以为他客气,就再令开封府的李孝寿亲王至禅师处,表达朝廷褒奖的美意。

但是禅师仍不领受。皇上大怒,下令州官把道楷收押。州官知道禅师仁厚忠诚,到达寺中时,就先悄悄和道楷禅师说:“禅师,您的身体这么虚弱,容貌憔悴,是否已经生病?”

道楷禅师回答没有。

州官悄悄说:“啊呀!你就说是生病了,这样就可免除违抗圣旨的惩罚。”

道楷禅师听后说道:“我没有生病就是没有生病,怎么可以为了免除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禅师逮捕。后来,贬送油州。所有信徒,甚至社会一般人士都流涕不已。

我们经常看到禅者性格风趣、活泼,禅者的诚实固执,也是不欺天地的。

明代的莲池大师赞美道楷禅师:“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曰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

诚实一直是我们每个人所看重的,也常是我们嘴里所强调的,但真正能够做到的,怕是不多,而做到道楷禅师这般,就更是稀少了。不过这稀少的行为不仅是我们的参照,更是人世间的明灯。

很多人都道诚信是一种美德,其实不知,诚信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见识、一种气概。就像道楷禅师,皇帝可以将他逮捕,禁锢他的身体,却无法阻止别人尊重、崇拜他。在面对强横的皇权时,一颗恪守诚信的心,就是道楷禅师的力量之源。

这正是诚信的作用,即让一个人可敬、可畏。诚信的人,别人不仅对他放心,也会给他足够的尊重。这就是诚信的力量。同时,诚信的人也是坦然、无畏的,心中一片天地,身外一个世界。内外虽有别,但内外皆有度。这度,就是诚信的妙用。

不过很多人却没有分清这个内外,只是追求对外诚信,并没有做到对内诚信。所谓对外诚信就是应人之事,要做到不欺瞒、不说谎。而对内诚信,就是对自己说的话,也要做到。

没分清内外的人,常常是答应别人的事都会努力做到。但在内心对自己的期许却往往落空。总是想着从明天起,我要做哪些哪些,给了自己许多承诺,可第二天起来,还是原样,丝毫没有改变。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对内诚信的。虽可做一个诚实的人,却难有什么作为。

人贵统一,对人一个标准,对己也要是这样的标准。只有做到这内外的统一,才会少却烦恼,也只有做到这内外的统一,才能得偿所愿。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何必说谎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