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善有善报

善有善报

在印度,有一个婆罗门阶层的富翁,家财万贯,膝下有一独子,已经二十岁了,刚娶媳妇未满七天。有一天,富翁的儿子为了讨爱妻开心,爬上树去摘花,没想到却掉下来摔死了。

当时,全家人抱着儿子的尸体哭得昏天黑地,众人都悲痛欲绝,大骂上天不长眼睛。悲伤一直持续着,依俗送葬后,全家仍然沉溺在悲伤之中。

佛陀知道后,悲悯这一家人,便前往慰问,劝慰富翁说:“万物万事都是无常的,有生就有死,祸与福相依,现在这个孩子死了,但有三处众生为他哭泣,你可知道他究竟是谁的儿子,谁又是他的双亲吗?”

富翁不明佛陀之意,停止哭泣,请求佛陀开释。

佛陀说道:“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孩童看到树上有一只大鸟,便手拿着弓箭,来到树下,仰着头搭起弓箭准备射鸟,当时旁边有三个孩童大声叫好,结果拿箭的孩童就得意地拉满了弓,一箭把树上的鸟儿射死了。旁边的孩童看了,都不禁为他欢呼鼓掌。

“后来经过无数劫的生死轮回,那三个树下的孩童,一个有福报,现于天界为天神;一个在海中为龙王;另一个就是你。在树下射鸟的那个孩童有一生在天界为天神之子,然后转生人间,成为你的儿子。他在树上摔死之后,马上投胎化生为龙子。然而,在他投胎刚化生时,却被大鹏鸟吃了,而那只大鹏鸟,便是以前被他所射中的那只鸟所化生的。

“现在,有三处在为这个孩子哭泣,一个是天神,一个是你,一个是龙王,你们都因为他曾是你们的儿子而伤心欲绝,这全是因为在前生你们鼓励他射鸟杀害生命,并为他欢喜,而今生你们三个注定要为他哭泣,这全都是报应啊!”

富翁听了,心下了然。

三个小孩,由于无知而犯了过错,结果转世轮回,要受那丧子之痛,实在可怜。不过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如果他们广善积德,自然不用受此等苦楚。

人要向善,只有善才有好的果报,那果报不是别人赏赐我们的,而是我们应该得到的。用自己的德行换取别人的信任,就是最大的智慧。

好心换好报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乞丐深夜来到一座寺庙,找到寺院里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然后向禅师哭诉家中妻儿已经很多天没有进食了,现在马上就要饿死了,如果禅师不帮忙,那么全家人的性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禅师听完乞丐的话后,慈悲之心油然而生。他非常同情乞丐的遭遇,但是自己身边既无金钱,又没有多余的食物,而且寺里的和尚有很多都饿得头晕眼花了。禅师左右为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无奈环顾四周时,突然看到了前几日别人馈赠的准备用来装饰佛像的金箔,突然有了主意。

禅师对乞丐说:“你把这些金箔拿去吧,换些钱,再给你的妻子孩子买些食物!”乞丐千恩万谢后离开寺庙。

一直站在禅师旁边的弟子看到了整个过程,等乞丐走后,他终于忍不住了,语带幽怨地说:“师父,您怎么可以对佛祖如此不敬呢?竟然拿装点佛像的金箔来施舍人,佛祖会生气的。”禅师看了看弟子,心平气和地说:“我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出于对佛祖的一片敬重之心啊!佛不会怪我的,反而会夸我。”

弟子愤愤地说:“这些金箔本是用来装饰佛像的,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化缘来的。可您就这样轻易地送给了一个乞丐,那我们以后用什么来装饰佛像呢?你觉得这是对佛的敬重吗?”

禅师正色说:“平日里你们诵读的经文、修习的佛法都到哪里去了?你们难道没有真正理解那些含义吗?佛祖慈悲,割肉喂鹰、舍身饲虎都在所不惜,我们怎么能为了装饰佛身而置人性命于不顾呢?”

弟子听完禅师的话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真正的功德是存于内心的,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人们敬佛,敬的是佛的大境界,佛教化世人,教化的是大善心。因此,只要有一颗真正的善心,便是入了佛的厅堂了,如果没有那份真正的善心,即使捐献再多的香火,一样无法得到佛的青睐。

佛对人如此,世间事也是如此。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别人的真心,不要太过执拗于表面,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本质。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善有善报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