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一理通则百事通

有个年轻人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便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后,年轻人与老禅者一边品茶,一边闲谈,冷不防问了一句:“何为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为什么如此惊讶?”

“我很奇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年轻人接着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绳子的另一头系着大树,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稍远些的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本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一下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则百事通啊!”

人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世间事千千万,但道理总不过那么几个。只要掌握了那些基本道理,之后推二演三,便可知天下事的答案了。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急躁,寻求其义理自然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拘泥于事情表面的本身。一事一议的态度是对的,但这议更多的时候是议这件事所处的环境,为的是将之放在那固定的环境中去解决,而不是议这事情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一件事的根本原因跟另一件事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知道了那个,也就不必再纠缠于这个了。

真正的智慧,不是解决具体事情的能力,而是观察事物背后的逻辑。只要那逻辑被你掌握了,自然就不会再有困扰你的事情了。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那逻辑,自然便处处迷惑。干什么都要抓住根本。

做事要做透,看事要看清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十年?那么久!那么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的话,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得要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一心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样你将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道:“为什么?”

禅师说:“你一心想禅,自己何在?没了自己,怎能开悟?”

学僧顿有所悟。

佛法向来为佛家所重,却又往往被高僧大德们所轻。这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研修佛法是通往成佛的道路,并不是那佛本身。佛祖要僧人们整日打坐念经,不是要人们背诵这些经文,而是通过这经文发现内心中隐藏已久的那份自我。发现了那份自我,便真正开悟了。

这也是重佛法而又轻佛法的原因所在。看重它是因为它是成佛的路径,看轻它是提醒人们不要将它看成是成佛本身。其真要,是寻找自我。

因此,禅师才会给学僧那般的回答。因为学僧搞错了对象,将打坐看成了目的本身,这样,他越是用功夫,便越是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

做事要做透,看事要看清。要努力,更要经常停下来,审视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努力不仅不能带来好处,反而会耽搁我们的行程。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一理通则百事通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