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人生一念间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他们一起问:“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释,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禅师睁开眼,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然后再次闭眼,不发一言。

两个年轻人回到公司后,其中一个人递上了辞呈,回家种田了,另一个依然待在公司里。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了公司的经理。

有一天,两人再次相遇,互相谈论过自己的近况之后,不由得感叹起来。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非待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大惑不解中,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一样的话,却有不一样的解释,不一样的人生。之所以有此差别,不在于说者想要表达什么,而在于听者听到了什么。

对环境不满者,听到“不过一碗饭”,自然会心生无限豪气,觉得不必在此受气,大不了离去。心有逆来顺受想法者,听完之后自然回去隐忍。

其实,两个年轻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一个已经忍受不住,一个想要继续忍受下去。不过是他们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那答案还没有说服他们而已。禅师的一句话,给了他们信心,坚定了他们的信念,因此才有了二人的选择。

人人都一样,很多时候,需要的并不一定是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是想从别人嘴里听到跟我们所想的一样的说法,从而给我们增加信心而已。那答案早已在我们心中。

如果想好了,就去做,不需要别人再给我们加上一把火。世事本无绝对的好与不好。农业专家与公司经理本就是人生的选择之一种,不存在哪一个高,哪一个低,只存在更愿意要哪一个。人生一念间,让自己决定那一念就好了,不必假手他人。

成功前的干扰,最折磨人

铁眼禅师曾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造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想要实现却很难。然而,铁眼禅师立下了誓愿,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铁眼禅师着手募款的第一天,早早地来到平日人流繁盛的大桥旁,准备向过路人乞舍。他去时天色尚早,桥头边还静悄悄的,没有人影。

一会儿,一个人走上桥来了。那是个腰悬宝剑的武士,雄赳赳地迈着大步。铁眼禅师赶紧趋前几步,合十施礼道:“贫僧誓愿塑造佛陀金身,请施主大慈大悲,捐一点吧。”

不料武士斜瞥了禅师一眼,未做其他理会,大步流星地走了。铁眼禅师见状,迈着小快步追上去,跟在武士后面,低声乞求:“请多少捐一点吧。”

“不。”武士拒绝得很干脆。

“拜托了!”铁眼恳求。

“不。”武士毫不松口。

“无论如何捐一点吧。”铁眼依旧软磨。

武士一脸厌烦地挥手,铁眼满面堆笑地央求。就这样,铁眼禅师跟在武士后面纠缠了足足有十几里路,而且看样子,哪怕武士走到天涯海角,他也一定会追随到底。最后,那个刚愎固执、铁石心肠的武士也不得不认输了。他停住脚步,转过身来,无可奈何而又恼怒地说:“真是个啰唆和尚,给!拿去吧,呸!”

武士啐了一声,随手扔下一文钱。

“谢谢施主!”铁眼禅师连忙俯身从地上捧起那文钱,欣然色喜地朝武士行礼致谢。

这一来,反倒引起了武士的兴趣,他上下打量铁眼一番,问道:“和尚,你跟我那么远,只讨到一文钱,却这样欢喜,这是为什么,说来听听。”

铁眼禅师表情愉悦地回答:“今天是贫僧立下大愿行乞化缘修建佛陀金身的第一天,而您是第一位施主。如果不能化到您这一文钱,或许贫僧的心志就会因此而产生动摇啊。如今承蒙您慷慨施舍,贫僧对于成就大愿已经确信无疑,所以,为此感到无限欣喜。”

说完后,铁眼禅师引身告退,按照原路返回大桥旁继续化缘去了。

寒来暑往,经过无数个风吹雨打、霜刀雪剑的日子,铁眼禅师终于筹足了资金,眼看就可以达成愿望了。

可就在这时,出现了罕见的大饥荒,许多难民活活饿死。见此情景,铁眼禅师便毫不吝啬地将千辛万苦筹集起来的钱款,统统捐了出去,用以赈济灾民。然后,又从头开始化募塑造佛陀金身的款项。当二度募款好不容易凑齐时,一场特大水灾又造成哀鸿遍野、饿殍千里。铁眼禅师再次捐出了全部募款,继而满怀信心地开始第三度化募。

皇天不负苦心人,公元1678年,终于大功告成。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够做成。但在做的过程中,多少还是要经历些干扰的。

面对不可选择的干扰,我们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像事业进入低谷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努力向前。因为这时候我们没有退路。但面对有选择的困境,就没那么简单了。

铁眼禅师遇到的便是有选择的困境。他的事业马上就要成功了,这时候却出现了不是阻碍的阻碍,即天灾。一方是受难的群众,一方是自己曾经的过往,两者放弃哪一个都是让人心痛的。最后铁眼禅师选择了放弃自己、成就大家。这是一份境界,更是他能得道的原因。

成功前一刻的干扰,是最折磨人的。成功前一刻也是最需要冷静的,这时候不要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要有平时坚持的仁心、慈悲心和谦虚心。只有这样,那成功才会来得更有意义。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人生一念间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