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视流传。尽管虎豹狮狼等动物,要靠杀戮来维持生命,要靠弱肉强食来维持生存,但是每个生命对自己的种族,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让种族能流传。
在一个山区里,羚羊繁殖迅速,牧人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又不愿意浪费子弹射杀羚羊,于是把成群的羚羊赶到悬崖边,想要让它们投崖而亡。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有一只带头的老羊迅速集合所有羚羊,分成老幼两组,每一次一只老羊向悬崖纵身一跳时,后面紧接着一只年轻的羚羊也即时向山谷一纵,利用老羊坠谷前一秒,把老羊的身体当成跳板,一跃而越过山谷。如此一来,虽然老羊一只只牺牲了,却成就了一只只年轻的羚羊存活下来。
牧人见此情景,不禁深受感动,原来生命为了传宗接代,竟能演出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所以,为了流传,就要牺牲;有了牺牲,就能流传。
什么是流传呢?
一、子女是父母的流传。世间的残杀,是为了生态平衡;世间的牺牲,则是为了爱的流传。父母爱护子女是天性,为什么会那么爱护子女?因为子女是他的流传,是生命的继承者,所以父母甘愿为子女做种种的牺牲。甚至没有子女的人,也要收养义子义女,希望借助义子女的关系,让他的族姓得以流传。
二、宽恕是仁爱的流传。人与人相处,最宝贵的就是相互原谅,给予他人宽恕。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蒋经国先生到美国纽约访问时遭人暗杀,当时他就表明,要宽恕凶手;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也曾宽恕暗杀他的人。对于仇恨,唯有宽恕才能化解,以仇恨对仇恨,仇恨永远不能解。
三、助人是快乐的流传。“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就是在散播快乐,不但别人快乐,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因为你乐于助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而受你帮助的人,困难获得解决,自然也会欢喜快乐。因此,获得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别人快乐。你能随喜随缘帮助一些残障朋友,帮助遭受苦难的人,帮助一时落魄的人。助人,就是散播快乐,就是快乐的流传。
四、信仰是精神的流传。现在有一些父母,喜欢送子女到佛教所办的学校读书,为的是希望他们的信仰能有所传承。甚至有的父母经常带着儿女到寺院礼佛,听经闻法,也是希望他的信仰能贯注到下一代的生活与精神里。其实,佛陀降诞人间,目的也是为了示教利喜,也是为了佛法的流传而已。
生命四层次
随着时代进步,现在社会已渐渐懂得关心“生命”的议题。从过去只重视“天命”“皇命”“父命”,到现在能关心一切众生,乃至大地山河皆有的生命。“生命学”为今日社会所研究、提倡的重要课题,这是值得欣喜的事。
生命,是结合宇宙万有所共成,然而每一个人的生命,是要活出成圣成贤的生命,还是与草木同腐朽的生命;是要活出与宇宙同体的生命,还是活成自生自灭的生命,就看个人如何塑造了。
兹将生命分为四个层次,略述如下:
一、自私自利、苟且偷生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如果只想到自己,不懂关心他人,甚至连父母都不孝,兄弟也不友,对国家社会不但没有“体肤共存”的理念,甚至对自己的同胞“同类相残”,为了维护一己之生命,不惜残害其他诸多之生命,是为生命中的败类。因为社会上有这种自私自利、藐视法律、违法犯纪之人,所以国家要有司法,要建设监狱,要浪费不少社会成本,真是可惜之至。
二、漠不关心、待人冷淡的生命。有的人虽然不至于违法犯纪,但是为人生性冷淡,对社会大众漠不关心,对社会的福利、人权的存危,一概无动于衷。他只关心自己的生存,殊不知如果没有大众,如何有自己?没有士农工商的因缘,自己如何能存在?人类不能离群独居,我们的一切都仰赖全宇宙万有供给才能存在。因此,父母师长、社会大众给我们多少因缘,我们能不回馈别人的因缘吗?
三、惜缘惜福、有益人群的生命。以上两种人都不健全,第三种人就比较像个人了,因为他懂得爱惜世间因缘,也很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福报。他把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结合在一起,所以自己得到多少,也肯付出多少,于是有的人用体力为人群服务,有的人用智慧为社会奉献,有的人用心力为人类祝福。这个世界,就是靠着这许多像样的人在行人道,发展人的本怀,乃至社会各界孜孜不息,努力于造福人群,所以社会才能正常发展,否则人间真是不堪设想。
四、牺牲奉献、同体共生的生命。世间许多人默默在为人间奉献,例如一些修桥铺路的善人、冒险拓荒的能人、创造福利的仁人、维护公众安全的侠士,他们有的著书立说,有的出钱出力,有的研究发明,有的甚至自我牺牲,把一生的岁月、时间,奉献给人间共有。所以,抱有“同体共生”之观念的生命,给予无缘的大慈,施以同体的大悲,像佛陀、菩萨,以及其他宗教的教徒,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志士仁人,这种生命才是最崇高伟大的生命。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命,在生命的层次里,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不妨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