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义梳理
1、师父大致讲解菩提心的内涵。
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我要成就无上菩提,成就最高觉悟,进而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痛苦”的愿望。胜义菩提心:证悟空性后才能开显。
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关系:菩提心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菩提心解脱的对象是一切众生。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关键在于菩提心,菩提心可以使有限的慈悲心变成无限的大慈大悲。
2、菩提心的重要性。
菩提心是菩萨道修行中贯穿始终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发心。
不发菩提心,修行是不会圆满成就的,佛陀出世的本怀是带领一切众生成佛,不发菩提心,生命不能圆满。
菩提心是无上菩提的因,是究竟快乐的因,能得到究竟的利益和快乐。
3、如何发起菩提心:主要是基于对生命痛苦现状的思考。
凡夫的生命现状:时时刻刻被四种瀑流冲击,主导着我们,决定着我们的方向,产生善或者不善的行为,形成心态、性格、生命品质,局限其中无法跳出来。正是这种我执和法执,由错误认定以及由这种认定发展的执着,使自己被牢牢绑住。根本原因是无明,导致看不清世间的真相,从而产生错误的认定,产生执着,需求,被其左右,于是在生死苦海里一生又一生的受生,没有尽头,常常被苦苦、坏苦、行苦所迫害。
无量的众生无论权高、无论财富,都处于这种现状,而他们都曾和我有过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我能视而不见吗?
利他对我的好处:其实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真心利益别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有效弱化我执,从而开显生命内在的觉性,另一方面使得慈悲心得到增长。
所以思维到轮回的过患,如母有情的生命处境,以及利他对改善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发起菩提心。
心得分享: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因为不发菩提心,修行是不会圆满的。佛陀出世,他的目的是为了带领众生成佛,所有开示的目的地,终点是成佛,人天、声闻等,是途中的站点,并没有到达目的地。
我想修行圆满吗?好像并没有那么渴望。能够小乘解脱,不也是挺好的吗?也解脱了轮回,没有了烦恼,为什么非要这么麻烦去度众生呢?
导师说,无上菩提是最高的快乐,成佛能够成就无限的慈悲和智慧,而不发菩提心的话,是无法成就的。听起来确实令人向往,但仅是理论上知道了,而且本课的学习,关于究竟、关于无上菩提、无限慈悲、无限智慧等等,是离我内心非常遥远的词,没有共鸣的感觉,更多的时候是在鹦鹉学舌,学师父讲的话。但是关于凡夫生命的现状,是我可以实实在在思维的。
我有常被四瀑流所冲吗?关于欲望,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每天辛苦的上班就是为了赚钱,看到钱多了就忍不住高兴,喜欢漂亮的异性,喜欢看明星帅哥美女,常常刷手机停不下来,喜欢自己在别人心中是个完美的形象,特别喜欢吃好吃的,单单吃饱是满足不了的,必须每天要弄点好吃的才好,尤其喜欢睡懒觉,周末恨不得睡一上午不要起来才舒服,希求漂亮的衣服,环境,物件,容不下不好看的东西,一定要找到好看的才罢休,喜欢听好听的歌,经常不停在手机里找等等。我对欲望的需求其实还是比较高的,不是那种随便就好了,要好的,要舒服的,而且眼睛特别喜欢看好看的东西,所以我经常刷淘宝就停不下来,看各种漂亮的衣服,甚至厨房用品生活用品餐具等等,哪怕不买,看着也是种享受,有时候刷到好晚,刷完了会后悔又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但是这种需求就是停不下来,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手机上精彩的东西太多,内心总有一种渴望,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如果一天不看,就感觉很空虚。这种状态我是非常能感受到如瀑流般,我知道这样不好,我也希望我没有这种需求,但是内心就是由这么一股强烈的力量,时时刻刻都存在,比如等红灯,等电梯的时候,哪怕这一点空闲的时候,那股力量就自己出来了,强大到我不知不觉的就拿出了手机翻看一些其实根本没意义的东西,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等到欲望被满足了,才会猛然反省,啊我又输给欲望了,懊恼、自责、悔恨轮番上场,想要改变,却经常还是输给瀑流,它真的持续不断,真的非常强大,引导我做了很多无意义、浪费时间、甚至造恶业的事情,我像个奴隶般,几乎没有反抗的能力。
四瀑流还有贪着、烦恼、错误的观念和无明,关于贪着、烦恼等,我是有感受的,但是对于无明,我还是困惑了很久,导师说无明就是看不清楚自己和世界,但是我觉得我看的很清楚啊,我哪里看不清了,我最近还换了一副新的眼镜看的更清楚了,为什么老说我看不清啊。
其实我最近有个感受,就是关于,人和人之间是否能够真的沟通,我发现很难。比如我看视频,我发现第一步是导师的心行,第二步是导师把它用语言说出来,第三步是我听到的话语,第四步是我的内心对话语的理解,就像拷贝别走样的游戏,经历了这么多步骤,导师真正想要表达的我接受到了吗?所以我想,我对无明,实在是没理解到位,才会认为,我没有无明啊,我看的清楚啊。
后来我又发现,我真的在无明中。就是关于之前说的,不知不觉的就开始刷手机了,这其实就是无明的作用啊!无明的反面就是明,就是清清楚楚,就是正知正念,比如我在共修的时候,常在正念中,就不会想要去玩手机,哪怕这个想法出来了,我会提醒自己不应这样做,是清楚的,但是当没有正念的时候,无明就主宰了我的生活,每天就是浑浑噩噩的,不知不觉的随着串习吃喝拉撒,玩手机,说妄语,发发躁,恶业就这么一天天越来越多,哪怕我在修学,可无明的力量还是常常主宰了我的每一天。
只要是凡夫,就是有无明,就会不知不觉,就会无能为力的被业力推着再去造业,哪怕再有钱,像马云,只要是凡夫,他就是无明,无明是不会被钱打败的;哪怕再有地位,像总统,只要是凡夫,还是无明,无明也不会被权力打败。轮回中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无明,所以没必要羡慕别人有钱有地位,福报越大,在无明的支配下,造的恶业甚至更大。
而这些众生都曾经是我的母亲,如何接受?想想念书的时候,当时有很好的朋友,恨不得穿一条裤子,一起手牵手去上厕所,但是现在呢,缘分渐渐淡了,几乎没有联系了。哪怕就仅仅是这一世,曾经缘分那么深的,也会变成陌生人,更何况生生世世的轮回?为何不能曾经是我缘分最深的母亲,现在却再也见不到?缘分就是这样会结束的。想到小时候在托儿所,有个阿姨专门带我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长大后再碰到,却完全不认识了,但当妈妈告诉我是那个托儿所阿姨的时候,我涌起一股感恩之心赶紧与对方打招呼。仅仅这一世,我就会忘了曾经如母亲般照顾我的恩人,更何况生生世世的如母有情?这也是完完全全有可能的。想到这里,我更加确认了如母有情的存在。而这些母亲的生命现状都是惑业苦,我没感觉,只是因为我忘了,当我记起来时,哪怕是这一世的托儿所阿姨,都发自内心的非常感恩,更何况是曾经照顾一生一世的母亲呢?如果哪一天我想起来了,她就是的母亲,我却没有去帮助,我是否会非常懊悔呢?而佛陀说了,这就是事实,我不应该去做让我懊悔的事情。
本课中其实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利他对我自己的好处,看来我还是个很自私的人,一定要对自己有好处才能真的发心。完全没有私心的利他,就是以他人为中心,而我执就是所有事情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利他就是把以我为中心转移到以别人为中心,这样就慢慢不会以我为中心,我执就在慢慢弱化。而我们不能开显智慧,就是因为被我执遮蔽了,所以我执的弱化,智慧就自然会显现出来,所以利他就是在开发我的智慧。另一方面利他能使慈悲心增长,就是想要让别人快乐,解除痛苦,所以利他就是在修智慧和慈悲,做一件事完成两个资粮的修行,真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想想确实太好了。反之,如果不利他的话,那就每天在做的还是利己,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执的雪球越滚越大,智慧还怎么开显呢?我执怎么破掉呢?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不发菩提心,我执就去不掉,去不掉就永远在轮回里,确实是没有退路可以走的,
思维至此,我认识到了发菩提心的必要性和殊胜意义,虽然还是有些迟疑,但是我期待并且很欢喜的想要受持愿菩提心戒,真正走上生命的觉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