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八

第一个问题:心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佛说学佛网

1)心是什么?

心就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

每一个念头(心理活动)产生活动都有四个部分:相分 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但不是每一种心理都会进入到意识的层面,这些心理进入到心灵的平台需要内因和外缘,通过这些内因和外缘,把我们无始以来潜在的形成的我们生命中的各种力量因为在这些因缘的触动之下,它就一个一个会上升到我们心灵的平台产生作用。

任何一种心理的产生都有一种影像,在心灵上都会有呈现一个影像,这个影像就是相分;

对影像产生的一种感觉,去感知这种影像的是见分;

清楚知道这种感觉,是自证分,不过很多时候这种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每一种心理产生作用,都有相分,见分,见分就是能缘,相分是所缘。

2)心如何认识世界

对世界的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怎么样去认识,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能认识 所认识的影像。

我们认识的世界是建立在我们能认识的心的基础之上,当我们的心在产生作用的时候,随着我们这些不同的心理活动,在我们的内心里,当下就会投射出一种影像,也就是每一个当下的心理活动它都会投射一个影像。

每一个心理活动它都有一个相应的影像投射出来,所以每一种心理活动必然都有一个相应的影像,然后我们的心反过来认识这个影像,其实我们认识的影像是我们内心投射出来的。

第二个问题: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种子

每一种心理产生作用的心理基础就是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各种心理活动以及认识世界的心理基础,每一种行为,念头都会储藏起来,生命就是无尽的积累,积累的就是种子。

生命中储藏着无量无边的种子。

1)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

说话行为念头就是种子生现行,当身口意表现出来后又进一步熏习了种子,这是现行熏种子。

我们每天都在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关键是生什么样的种子,熏习的又是什么样的种子。

每一个人熏习的是不同的种子,现行熏种子也不是单纯的,和意识也是有关系的;每一种心理的生成,一方面跟固有心理力量有关,一方面跟人生观念也有关系。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说明每一种心念都是培养起来的,每一种心念的形成都是缘起的,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熏习什么样的种子,培养什么样的心念。每一个起心动念对我们未来的生命都会产生影响,因为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在张扬不同的力量。

2)唯识宗建立的种性学说:

种性 就是我们的心理 我们的行为的一种积淀,它形成一种强大力量的表现。

种子生现行之后是代表着我们的一种心理活动,然后这种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它同时又张扬着某一种心理,形成某一种心理,当某一种心理一旦强大到成为我们心灵世界中主宰我们心灵地位的时候,其实它就成了我们的性格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心理了,它已经成了我们的性格了,当这种性格固定下来也就成为我们的人格,那么这个人格其实也就是我们的种性。

3)建立诸法唯识:

世界很大,宇宙很大,能够影响自己的是自己看到的接触到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看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世界,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以我们自己为核心,都是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基础上,这个才是重要的。

我们的世界事实上也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它是我们心理活动的表现,我们目前有哪一些心理,我们目前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唯识见就是要告诉我们,唯识没有在离开我们心以外的这种客观的实在的不变的这样一种境界,我们认识的一切境界都是没有离开我们内心,都是我们内心给他规定的。

第三个问题:遍计所执

1)何为遍计所执

遍计所执相,就是我们凡夫的世界,凡夫的世界就是属于遍计所执。

遍,是普遍;计就是分别,遍计所执就是普遍的虚妄分别。

分别和执着就像是一对兄弟,有分别,就会有执着,凡夫心是有粘性的,分别之后就会执着。

否定虚妄分别,不能把如理思维也否定了,这是不可以的。

2)遍计所执是如何发生的?

心理活动是依他起的,缘起的。

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伴随着一个影像,这个影像和心念 我们会去认识他,在认识他的时候出了问题。

遍计所执分为能遍计和所遍计:所遍计的是相分和见分,能遍计的主要是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认识相分和见分的时候出问题了,产生我执和法执。

从物质和精神分析,根本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的。每一种事物和心理活动都是缘起的,没有自性的一旦进入我们的认识,这一切都变掉了。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八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