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进步,人类愈来愈长寿,对生命也愈加重视,“保健”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不但市面上有很多商店,专门贩卖各种保健食品、药物、器材等,医院里更有专门的保健医师。可以说,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良好的保健,让身体健康,寿命延长,得以好好享受五彩缤纷的人间社会。
关于保健,人究竟要如何保健呢?
一、用运动保健。保健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运动。运动当中,既简易又有实效的,就是走路。一个人,一天能走五千步到一万步,持之以恒,则此人不一定要吃补药,不一定要靠维他命来保健,走路就是最好的健康之路。
二、用饮食保健。几十年前的社会,日常三餐都是以米饭当主食,家里的儿童,只要多吃一点菜,父母就会责骂他为什么吃那么多菜,因为菜比米面昂贵。但现在的社会,父母都叫儿女“不要吃那么多饭,要多吃一点菜”,因为菜才有营养,比米饭对身体健康有益。所以,现在富裕的家庭,提倡多吃菜,少吃米饭,以免淀粉太多,致使身体发胖,有损健康,这就是饮食的保健。
三、用医疗保健。现在的医院,不是等人有病了才进行治疗,而是“保健重于医疗”,平时就要做好保健的功夫,让自己的身体有免疫力,不至于经常生病。有时候生了病才到医院看诊,医师开的感冒药、肠胃药、肝脏药等,固然有功效,但是有很多病,医师开立的其实只是一些维他命等保健的药丸,所以安慰性的疗效力量更大。
四、用补品保健。中国人一向是最喜欢吃补品的民族,例如听到什么动物的骨头、血液能有助健康,千方百计,不惜一切地也要弄来进补。有的人听到人参、灵芝、雪莲是营养的食品,也是用尽各种手段,甚至不惜代价都要买到。其他如燕窝、银耳、莲子、枣子等各种补品,就更加不一而足了。
五、用卫生保健。现代人受教育的程度愈来愈高,知道卫生保健与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重视身体保健的人,对于家庭环境的卫生,饮食习惯的卫生,乃至自己的身体、心理卫生,都十分重视。平时不但每天盥洗、刷牙、更衣,尤其不吃不清洁的东西,甚至有时不卫生的语言不听,不卫生的声色不看,不卫生的饮食不吃,不卫生的东西不买。现在世界卫生组织,也一直在加强卫生的倡导,可见卫生对人类的生命,至关重要。
六、用修养保健。保健之道当然很多,但是求之于人,实用性小;求之于己,效用才大。例如,自己的修养好,不轻易暴怒,不经常哀愁,不要疑心病重,不要处处计较,让自己的身心百骸,都能在平和的心情下感到轻安愉快,如此自能长命百岁。尤其透过宗教信仰,让自己清心少虑,凡事看得开、放得下,更能活得自在、活得快乐。所以,有心做好保健,想要让生命活得长久的人,不能不从修养上做起。
健康八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是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不重视健康之因,哪来健康之果呢?现在提供“健康八法”如下:
一、饮食清淡。“病从口入”,人生许多疾病,都是从口而入,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对于每天的饮食不能不注意。例如,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吃得清淡,不要让身体负担太重。现在的饮食,太油、太咸、太辣、太燥,都非饮食保健之道。
二、作息正常。有的人生活起居不正常,作息时间不依昼夜规律运行,例如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觉,或者忙时不休息,休息时完全不肯做一点事。忙闲不均,早晚不定,尤其熬夜,过分辛劳,就算是铁铸的人,也经不起长期的消耗。
三、适度运动。人既称为“动物”,每天就应该要“动”。“动”就是生命,像现在朝九晚五的公务员每日坐办公桌,学生每天坐在教室、图书馆里,如果长坐而不运动,迟早会对健康产生不利。过去的公司、团体、行号,主张早操、晨跑。现在由于房屋增多,地稠人密,想要运动也不容易。不过像王永庆先生,每天只要一条毛巾,一样可以借着毛巾操运动,保持身体健康。高清愿先生喜欢原地跑步,所以只要一块砖头的一尺见方之地,每天就能跑个上万步。如果能够每天定时运动最好,否则至少要早晚跑步、做操,尤其现在世界有一个共识,即每天行走一万步,再没有比走路更好的运动了。
四、心平气和。一个人的情绪要正常,不要忧郁、暴怒、急躁、妒恨。心平气和的人生,如同天朗气清,万物都会微笑,因此不要把自己的世界,搞得每天都像“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此不但自己不快乐,跟你一起生活的家人、朋友也不会欢喜。所以,心平气和的人生,安详自在,皆大欢喜。
五、乐观进取。人的健康,不只是身体外表上有充沛的体力,也要重视内心的豁达乐观。心中乐观,就如房屋通风、采光良好。心里要时时想到为人、为家、为国、为社会,要进取、要奋发、要飞扬、要发展,这就是动力。有动力,自然会增进身体的健康。
六、营养均衡。健康之道,倒不一定在于吃得饱或吃得好,主要是每日摄取的营养要够,而且要均衡,如此肠胃吸收正常,自然产生充足的体力,自然不容易为疾病所侵犯。
七、正当嗜好。人都有嗜好,也就是兴趣。有人喜欢爬山,有人喜欢游泳,有人喜欢打球跑步,有人喜欢旅行参访,有人喜欢黄昏散步,有人喜欢晨起运动。好的兴趣嗜好非常重要,但现代人天天赖在电视机前,或是流连在网吧里,都非正常的嗜好。
八、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心理才安稳;心理安稳,身体才会健康。我们要用信仰来安顿心理,用慈悲来陪伴心理,让佛法智慧常驻在心里,所以有佛法就能解脱自在。
以上“健康八法”,不但要注重身体的健康,尤其思想、见解、心灵的健康,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