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止痛的方法

人的身体是肉做的,受到刺激当然会有各种不同的感觉。舒服的感觉,不自觉地就过去了。疼痛的感觉,就要看各人的忍受程度了。有的人宁可一死,也不要痛。身体上疼痛难忍时,就以死来结束,这种人为数也不少。

为了止痛,药房里贩卖的止痛药方,不胜枚举。人的身体有了疼痛,例如头痛、喉咙痛、牙痛、胃痛、心绞痛、肌肉痛、神经痛等,有时痛得让人觉得生不如死,不知如何是好。

止痛的药方,并非想要就能随时取得,不过身体上的疼痛,有时只要懂得一些疏导的方法,还是可以减少痛苦。兹略提供数种方法如下:

一、转移内心的注意。疼痛有时通之于心,内心觉得痛苦难忍,就会加重肉体痛的感觉。内心觉得一点小小的疼痛,可以忍受一下,把注意力一转移,也会产生功效。佛教讲的心力增上、念力增上,都能产生某些力量,所以肉体万分疼痛时,不懂得用心力来克服,不懂得把心的注意力转移,就会更加痛苦。

二、加强心理的建设。心虽是我们的主人,但有时也要训练,才能产生功用。一般讲“心理建设”及“精神武装”,就是这个道理。佛门的慈悲、勇猛、智慧,都是可以训练加强的。当这许多力量加强建设,起了作用以后,遇到一些外来的疼痛,就能发挥预防、对治的功效了。

三、运用物理的疗法。身体有了疼痛,有时用冰敷、热敷、电疗、水疗、蒸气疗法等,或是整脊、推拿、拔罐等民俗疗法,也能收到一时的止痛效果。只是这些疗法不一定都由专家处理,甚至也不一定能对症下药,所以疗效往往看个人运气。不过虽然不一定能治愈,但至少能够减少一些痛苦的折磨,也是不无帮助。

四、利用按摩的舒缓。当一个人咳嗽不止时,有人帮他拍拍背部,咳嗽就能舒缓一些。有的人手脚痉挛,也可以帮他按摩,慢慢减轻疼痛。按摩有助于舒缓紧绷的肌肉,可以促进血液流通,所以有助于疼痛的减轻。

五、通过针灸的治疗。有的人疼痛难忍时,例如头痛、胃痛等,也可以求助针灸疗法。只是针灸必须找对穴位,而且要对症下针,否则病情没有减轻,有时也会有危及生命的风险,所以要谨慎求医。

六、使用麻醉的药物。利用麻醉药止痛,这是西医最常使用的方法,尤其现在有一些癌症晚期病人,有时疼痛难忍时,只能靠施打吗啡等麻醉剂来止痛。另外,开刀时更要施打麻醉针来减轻开刀的痛苦,所以现代医疗技术能够日进千里,麻醉医学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其实,在很多止痛的方法当中,真正的止痛药在于个人的心。佛教里有一则故事,有一个优婆先那比丘尼被毒蛇所咬,当他向舍利弗尊者交代后事时,舍利弗怀疑说:“你看起来神色自若,一点也不像被毒蛇咬到的人。”优婆先那说:“我现在正在观‘空’,毒蛇能咬我的‘色身’,但不能咬‘空’。”所以,真理最能减轻痛苦。

健忘

世间有的人记性很好,多年以前的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也有的人很健忘,昨日的事,今天已经记忆模糊,甚至完全记不得了。就拿读书的学生来说,有的学生经过老师稍微提起,就能记忆背诵;有的学生需要老师三番五次的说明,才能体会;也有的学生,老师苦口婆心,多方教导,仍然健忘。

所谓“天才”,其实与宿世的因缘有关,也就是说,人的今生现世之智慧,必然与往昔生中有关联,否则有的人怎么能“闻一知十”,这不是天生带来的智慧吗?有的人此生苦苦学习,他也难以体会、了解,这不是往昔没有培植福慧善根的关系吗?

说到健忘,兹举四例如下:

一、社会新闻会健忘。十年、二十年前,在媒体上偶有一则新闻,是好是坏,沸沸扬扬,至少会传播数月之久。但是时至今日,一则新闻,长篇大论,说是说非,今日说过,明天读者就记不清何事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新闻事件太多,所谓“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因为爆炸,所以人的知识记忆也被爆炸一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类应该要把每一件善恶、得失,牢记于心,才知警惕,否则太过健忘,容易没有因果观念,对世间的善恶好坏,很快抛在一旁,殊为可怕。

二、人情世故会健忘。我们与人相处,每天发生了多少人事,多少事故,与我有关的,还会念念于心,稍加注意;与我无关的,随听随忘,因为“事不关己”,自然懒得记忆。另外,一般人对于自己所做的人情、所做的善事,都会久久记住。例如,我送礼给人,我帮人之忙,几十年都不会忘记;甚至父母兄弟姊妹受我的好处、利益,我也不会轻易忘记;但是,我受人家的知遇之恩,很快就会抛在脑后,不复记忆,这是人性的陋习。

三、受人恩惠会健忘。一般人的惯性是,记人的仇恨往往一记好多年,始终无法忘怀。别人给你的好处,往往过眼就忘得一干二净。尤其我们跟人家借钱,经常忘记要还钱。人家跟我们借钱,念念于心:怎么还不还我的钱?一点都不会健忘。但是做人要如唐雎告诫信陵君的话:“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我们做人有德,施恩于人不望报,受人滴水之恩,倒是应该涌泉以报,所以受人恩惠不能健忘。

四、历史往事会健忘。人在时间里生活,时间就是历史。世界有世界史,国家有国家史,社团有社团史,家族有家族史,个人也有个人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有历史观念的人,时时有一面镜子在我们的面前,美丑得失,一目了然。儒家勉励人要有历史的生命,也就是要建立“三不朽”的事业,要立功、立德、立言。吾人要让生命不朽,除了应该“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外,尤其应该留一些好事在人间,才是重要!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止痛的方法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