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长寿

长寿是每个人的希望,但是真的活得很长寿,未必是好事。例如,有人祝贺他人“活到一百二十岁”,果真活到一百二十岁,如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齿牙动摇,不但东西啃不动,耳朵重听,话也听不明白,视力老花,眼睛也看不清楚,活到一百二十岁有什么趣味呢?

再说,活到一百二十岁,一百岁的儿子,甚至八十岁的孙子都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不是人间最悲哀的事吗?因此,寿命到底是活得长好,还是短好?事实上寿命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有功于人间。人生不一定光讲色身寿命,人生的寿命种类很多,例如:

一、身体上的寿命。身体上的寿命,一般能活到六十岁,就算长寿了,活到七十岁、八十岁,就算赚来的。身体上的寿命是一种形象的寿命,能顺乎自然就好。

二、言语上的寿命。现在人常引述“孔子说”“孟子说”“爱因斯坦说”“亚里士多德说”,甚至“耶稣说”“佛陀说”,这都是语言上的寿命。

三、事业上的寿命。有的人做过的事业,千百年后还是有功于世间,例如大禹治水、嫘祖养蚕、仓颉造字、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这是一种利世、利国、利人的功业,永久为人所称颂。

四、功劳上的寿命。周公制礼乐、孔子作春秋、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番、龙树菩萨造论、玄奘大师西域取经等,这都是福泽群生、广利人天的功德事业,是一种功劳上的寿命。

五、道德上的寿命。文天祥正气浩然,为国忠心不二,宁死不屈;佛图澄感化石虎、石勒不杀,拯救天下苍生无数。这都是人格道德上的寿命。

六、精神上的寿命。一个人的功业不是靠年岁成就的,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在世间的寿命能活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精神上的寿命。如罗门四哲之一的僧肇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肇论》流传至今,仍为研究佛教思想的宝典,这就是精神上永恒不朽的生命。

七、心理上的寿命。一个人只要觉得自己活得很满足、很有意义、很有成就、很有贡献,能活出“人生三百岁”,这就是心理上的寿命。

八、智慧上的寿命。智慧的寿命是解脱的、清净的生命,它包含欢喜、无私、慈悲、智慧的无量功德,这是吾人应该努力体证与完成的生命。

人生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所以寿命的长短不在色身的生灭,甚至事业的大小也不在一时的成败,乃在于自己对人、对社会留下多少贡献。吾人若能效法往圣前贤,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精神,必能为生命留下璀璨的历史,这才是真正的长寿!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长寿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