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被人谑称为“上中前”,因为他时时都在计较自己的位置。宴会时,是不是坐在上席?照相时,是不是站在中间?走路时,是不是走在前面?好像上中前的位置,才能显得出他的身份。
有的人参加庆典,总要打听我今天的席位在哪里;参加开会,也要知道自己的席位安在何方;为了一个席位,决定他的参加与否。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人从出生到老死,都为了位置在计较,例如:
一、儿时要争床位。无知的儿童,常常闹情绪,要睡在床的里头,要睡在床的外头。如不依他的意,就哭闹不休,甚至以罢睡来威胁。在大人的心目中,为了争床位而哭闹,简直是无聊的事,但儿童无知,就把床位当作他的世界。
二、读书要争学位。到了读书时期,中学毕业、大学毕业还不够,总希望拥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有人说,美国的博士在街上比比皆是,博士学位不代表一个人学业的完成,真正实至名归、真才实学,才是重要。计较学位,有识之士,也在窃笑。
三、居家要争名位。古代的官宦富豪,家中妻妾成群,彼此都会计较位置问题;一般人家,兄弟阋墙,多数为了争财产;宫廷中的斗争,则是为了家族中位置排序的问题。甚至有一些人没有地位,也要花钱买个名位,可见名位的重要。
四、工作要争职位。人成长之后,为了生计,总要谋个工作。无论公司、工厂,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位,都是十分关心。从领班到科长、经理、总经理等,职位愈高,权力愈大,待遇愈好,因此一旦职位升等,马上宴会请客,忙得不亦乐乎。其实,职位高并不值得庆贺,职位要能代表工作的贡献、工作的成就,才是重要。
五、当官要争官位。举世滔滔,政治上的官职席位,还是人人羡慕。从乡镇长到县市长,从地方官到中央官员,假如家中有人做高官,这一家人会为社会人经常道及,认为光宗耀祖。所以,位置愈高,愈能光耀门楣。
六、往生要争龛位。生的时候要找位置,死后还是要计较位置。有钱人家早就买好风水宝地,作为死后安葬的位置。就是一般人家,土葬花费大,改用火葬,存放骨灰时,也要找居中的龛位,或高处的龛位。孝顺的儿孙后代,为了长辈的荣耀,总要多花一些钱,找一个比别人好的位置。其实,什么位置都不重要,如慈航菩萨说得好: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什么位置,人生到最后,从大自然来,又回到大自然去,这中间的位置,讲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地位
人生关心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一个最令人挂念的事,就是自己的地位如何。在家庭里的地位,在公司里的地位,在朋友中的地位,在亲人中的地位等,总要求得一个合乎自己身份的地位。兹就“地位”一说,略述如下:
一、席次的地位。开会、宴会、集会,我坐的席位,能代表我的地位。如果我是默默无闻的普罗大众,当然不计较席位;如果我的财富多、官职大,就会计较席位是否合乎我的身份。所谓席位,一般客人坐定之后,忽然来了一位贵宾,则席位就要搬家,为有地位的人让出席位。《水浒传》里,很多好汉集中在梁山,就是以地位来定身份。第一宝座及时雨宋江,第二宝座玉麒麟卢俊义,第三宝座智多星吴用……他们就是用位置来确定地位。现在社会进步,宴客、会议,有方形的席位,有圆形的席位,有长条形的席位,甚至有的还用座位卡排定席次,以免一般人坐错位置,让地位不能彰显特定的身份,乱了身份,也就乱了地位的次序。
二、官场的地位。地位的前后、左右、上下,在官场中分得最清楚。例如,有中央的、地方的,有掌握实权的、虚有头衔的。在各种官阶里,总要比一比斤两,地位不能错乱。官场的伦理,官做得愈大,愈有权威。愈有权威的人,愈有权力讲话。其实,也不能说官场势利,官场的伦理、秩序,总有大小、前后,以定尊卑。
三、社会的地位。有的人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在学术界也没有地位,他只有在社会上谋取地位。例如,急公好义,为人正直,主持公道,他会赢得一定的地位;乐善好施,不落人后,凡是公益,全力以赴,他也会赢得社会的地位;发言中肯,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就有社会地位;当然,著书立说,造福乡里,关怀大众,他也会赢得社会的地位。中国民间就有很多这样的社会领袖,具有社会地位,为社会人士所尊重、赞美。假如一个民主政治,真的“选贤与能”,这些有社会地位的人,就会很容易当选。
四、历史的地位。有的帝王施政有方,赢得在历史上的仁王明君地位。一场战争,不论胜败,只要是一个英雄人物,也会赢得他的历史地位。例如,关云长、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都有他们的历史地位。其实,小人物也能获得历史地位,例如武训“乞讨兴学”,现在兴办教育的人,都以武训为荣,所以小人物也有历史地位。就算是老子、孔子、孟子,他们并未做过大官,但凭他们的道德、智慧,也能赢得历史的地位。因此,人不必灰心,只要对国家社会有贡献,历史不会辜负人,都会有他的地位。
上面所说的地位,有的是用金钱来衡量,有的是用权势来定位,当然也有的是社会、历史的地位,那就需要自然形成,由众人来给予肯定。世间有很多可以下令杀人头、要人命的帝王,到最后历史上没有他们的地位,那些被杀者反而成名,可见人生的成败、地位,都不是一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