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出生之后,就要学习各种知识,储备各种生存能力;在立身处世的条件中,“判断”的能力不可少。因此,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我们认识山水的不同、手足的功用、刀尺的能量、男女的分别等,这都是在累积我们未来判断事理的常识。
及至成长之后,人生的常识慢慢丰富了,知道人我的是非,明白世间的善恶,懂得事理的轻重,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判断。甚至商人投资经营,对市场营销要能判断;就业工作,对工作的正邪好坏,也要能判断;结交朋友,对方是益友是损友,都要懂得判断。
有些人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总是模棱两可,或是对人的善恶好坏不加判断,难免吃亏。所以,聪明的人从小到老,都要学习判断,有正确的判断,自然不会吃亏上当。如《佛遗教经》说:“五欲(财、色、名、食、睡)如刀口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你一定要尝试吗?必须判断。朋友陷身火窟,我亲往抢救,虽有危险,我是否应该见义勇为?这也是需要有判断力才能合情合理。
关于“判断”,提供几点看法如下:
一、冷静观察事实。判断任何事情,不能匆忙之间就骤下论断,也不要在一时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判断需要冷静观察事实,左思右想,能够思前顾后,所谓前因后果、利害得失都能想得清楚,才不会判断错误。
二、理性分析原因。世间凡一切事,都有远因近果,当中都有利害得失,所以必须理性分析其原因,以防所做的决定产生不良的结果。现在的人大部分感情用事,只讲究利害,不讲是非。所以,如果经过理性分析,避开利害关系,甚至只要于人有益者,虽然对我无利,也必须为之;于己有利,但对大众有害者,则不可为也。凡事能从大局着想,以大众的利益为考虑,就不容易做出错误的决断。
三、广泛参考佐证。判断事情,有的人智慧很高,遇事立即明快判断。有的人能力不够,碰到事情犹豫不决,难以判断,必须广泛参考旁人的意见。但是有时众人所云,未必是对;众人所否决,也未必成非,还是需要小心求证。例如,一个真正懂得做学问的读书人,有时为了考据一个数字、一个标点,不惜花费时间跑遍图书馆来广泛搜证,以获取最正确的答案。所以,一个能判断的高手,必须有求真、求实、求证的精神,才不会被蒙骗。
四、客观同理思考。一个善于判断的人,不会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思考,应该客观、超然地假设,因为主观容易被蒙蔽,客观才能看清周遭。尤其我们在做判断时,要能设身处地为他人想,甚至想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缘关系,唯有想得周全,判断才会圆满。
判断是智慧,判断是能力,我们在社会上立功创业、交友处众,都需要讲究判断。判断之后才有是非善恶,判断以后才有得失轻重。
我们要把人做好,把事做好,必须要有明确的判断能力。所以,主管用人要有判断之明,结交朋友要有判断之智,处理事情要有判断之能。能具备判断之智慧,才不会为人、为事所误也。
评价
一栋房子价值多少,一头牛马能卖多少钱,都有行情,都要评价。甚至一斤芹菜、一篮萝卜要价多少,都有价格。过去的人家娶媳妇,聘金有的十个银元、二十个银元,但也有百万金圆券的,所以世间很多东西,价码不一。大都市中心的土地,一坪数千元;沙漠地带,一亩数元不值。市价多少,经过评估,才有标准。即使是人,也有价码。如何评价一个人呢?
一、以能力来评价。人的职业,大都为了赚钱,维持生计。赚钱之道,有的人以资本赚钱,有的人以时间赚钱,有的人以智慧赚钱,有的人以名气赚钱,有的人以劳力赚钱。劳力也分多种,有粗工、细工,有专职、兼差,不管凭任何本事赚钱,都要看他对人的贡献多少而定价码。
二、以人格来评价。一个人受人尊敬、重视与否,就看他的人格高低。有人说:某某人的人格一钱不值!也有人说:某某人的人格万金不动。可见人格,除了自己本身的道德、做人以外,还要社会的评价。一个人有良知、有慈悲、有服务、有能力,当然人格高尚,品行健全。如果于人无益,专门用人的、吃人的、享受人的,那么人格就随着低落而没有价码了。
三、以良心来评价。我们评价一个人好不好,大多评论这个人有没有良心,有没有道德。所谓“良心”者,就是恻隐之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慈悲之心,就是利人之心。良心者,好心也,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有良心。有良心的人,让人乐于亲近,乐于追随;没有良心的人,人人避而远之。有良心才能立足于社会;没有良心,即使家中的父母兄弟也难见容。
四、以道理来评价。物品的评价,用度量衡;一般的评价,用道理衡。道理虽没有一定的标准,但你讲话做事、待人接物,经过公论的道理给予评议,其价码多少,也是八九不离十。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道理就是一个公定的价格。
五、以勤惰来评价。一个人价值多少,用勤惰来衡量,用智慧来测知,用快慢来了解,用能力来评论。尤其在工作职场上,勤快的人比较容易受老板欣赏。所以,吾人在工作中,不要以为老板看不到就可以怠慢,虽然老板没有时刻在你前后,但是工作效率如何,久而久之,自然呈现,真相必然大白。因此,一个人自我评鉴价码多少,可以先评鉴一下自己的勤惰如何!
六、以好恶来评价。世间上,人情、事物、道理,都没有一定的价码,就看我们的好恶。我之所爱,可能一幅画千万高价都舍得买;我不喜欢,即使再宝贵的东西,我看都不看一眼。所以,价码多少?在我们好恶的喜欢与否,可以做决定。
平时我们评价人、事、物,但其实自己莫不也是时时在被别人评价着,所以要想获得别人对我们好的评价,就不能不注意自己的行仪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