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重点:认识平等心及其修法
难点:理论联系实践,需要禅修
抓手点:践行两套模式,落实九种禅修
总:
上节课讲七因果次第的合理性以及前提之一的大悲心的重要性,
本课讲另一前提平等心重要,什么是平等心,为什么先修平等心,如何修平等心,
以及正修菩提心之前,导师立足整个道次第,梳理了菩提心的修学理路。
分:
一、先修平等心的重要性
本论说的修平等心 是希望自己对一切众生没有爱嗔之心,
如果没有平等心基础,就没有办法生起真正地慈悲心 菩提心
为什么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 ?
因为有贪 有嗔 贪嗔跟我执有关 贪嗔基础上修慈悲心是有类别的
对贪的喜欢的人容易生起慈悲 不喜欢的嗔的不容易生起慈悲
为什么呢?因为心里有分类 分别 好恶 没有办法做到没有分别
为什么没办法没分别呢?因为观念 心态 境界决定了只能这样去做
所以要改变 观念 心态 要先修平等心
二、怎么修平等心?
修法是有次第的 先要选择对象 再调整观念 克服障碍
先须于一未作利损之中庸者而为所缘:
因为对他不容易生起贪嗔之心 修平等心最容易
若于中庸修舍心已 次于亲友修平等舍心:
障碍:因为或以贪嗔分类 或以贪有大小 而不能平等
修法:要通过观想 生起贪心时 观想曾经不知道杀过我多少次
生起嗔心时 观想曾经都当过我的父母兄弟姐妹 有恩于我
轮回里亲跟怨没有一定
于亲友若平等 当于仇怨修平等心:
障碍:心存嗔恨 巨大心结 出不来
修法:观想 恩怨纯粹是误解 其实人家没有伤害过你 不断告诫自己 化解心结
于仇怨平等已 则于一切有情而修平等心:
原因:众生的角度:一切众生的生存意愿都希望离苦得乐
饶益他伤害他是不合理的 是不尊重别人
自己的角度:跟众生的关系 无尽轮回中都曾当过亲眷 有分类不合理
所以都应该对众生生起平等心 不应该根据自己情绪好恶来对众生
小结:爱恨情仇非常无常 轮回里怨亲没有一定
通过观想 认识到贪嗔的境界 以它作为因 来帮助灭除贪和嗔的分类 因为认识到轮回中一切关系都没有定的 那么对一类众生起贪 对一类众生起嗔 这个是不合理的 所以要修平等心
三、总说:菩提心的修学理路
1、利益
菩提心的传统 主要有两种传承:
关于金洲 阿底峡的传承 主要是七因果
关于龙树道寂天菩萨的传承主要是自他相换
这两个是修习菩提心的两种方法
修习菩提心的两种利益:
权时利益:远离三恶道 成就三善道 究竟利益:成佛成就解脱
唯有认识到利益价值 经常忆念 会成为修行的动力
2、七支供
菩提心修行 需要有一个心灵土壤
通过七支供的修行获得良好心灵土壤 集资净障打开心量使菩提心果实壮大勇悍
七支供是菩提心修行的一个前行 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 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3、慈悲心
修习菩提心之前 先要培养慈悲心
首先要在生活中理解别人 接纳别人 接纳程度跟自我有关
菩提心的五支修法:理解 同情 接纳 帮助 无条件的帮助
从这五个方面考察慈悲心的程度 菩提心建立在慈悲心基础上
慈悲心跟菩提心互为因果
4、下士道 中士道修行基础
菩提心的修行 是要以下士道 中士道的修行为基础
念三恶道苦 念轮回苦 是发起菩提心的强大推动力 本能性避苦求乐
发菩提心是避苦求乐的唯一出路
对三宝没有信心 就不会相信菩提心教法的殊胜
所以皈依三宝是修习菩提心的重要条件
因为深信业果 才能认识到菩提心的价值 因为业决定一切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有下士道 中士道心行基础 修菩提心将顺理成章 不会很难 属于一步一步引导
先转化粗的烦恼 再通过空性见 彻底摧毁细的烦恼 过程很自然 一步步往上走
5、怎么样发菩提心
通过七因果 自他相换引发菩提心 不断训练 不断重复
从一个念头成为性格 人格 生命现有素质 花了多少时间
发起之后一定要培养 训练 有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培养训练起来的
一旦培养起来 力量巨大无比 所以只要用心培养 训练 关键要去做
先受菩提心 再受菩萨戒
要圆满菩提心 一方面修菩萨行 一方面修空性见
也就是一方面要积极地想 我要利益一切众生
另一方面 时时心里保持一种无所得 两个方面一点都不能偏
悲和智同时修行 这是菩萨道修行的特点
小结:
所以整个《道次第》 下士道 中士道 是菩提心生起的基础
上士道包括:菩提心的重要 正式修菩提心 菩萨行和止观圆满菩提心
所以整个《道次第》就是一个菩提心的修行
学习《道次第》过程中 一定要围绕菩提心来修学
所以我认识到平等心是修习菩提心必备的前提,要改变观念心态,有次第修习平等心,灭除贪和嗔的分类,化解贪嗔之心,同时对菩提心的修习次第有信心,围绕菩提心来修学《道次第》。
训练措施:
一、调整对服务大众模式的认识 认识到服务大众模式的殊胜性安全性
之前我认为先陪伴的应该是亲人,自己喜欢的人,所以周一我把我认为重要的八步骤音频直接发给了我弟弟,结果对方没反馈,那修学本课后认识到发菩提心之前需要先修平等心,且要有次第的修习平等心,如果不是建立在平等心基础上的慈心,是夹杂着贪嗔之心的,我的心里只有我喜欢的人,是以我的好恶来选择陪伴的对象,是有分类分别的,是因为我的错误观念决定的,没有智慧的做法是会给自己制造烦恼,贪著的用心造成我执的结果,于修行无益。
同时陪伴也是有次第有方法的,是要善巧的,是要先从陪伴同修师兄,陪伴书友开始的,因为是中庸的对象,不容易起贪起嗔,容易打开心量,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也能看清自己的问题,是智慧的做法,所以也体会到了三级修学服务大众模式的殊胜性安全性。
这周也是列了一些要陪伴的师兄名单,在陪伴交流中也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确实执著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师兄们跟我关系不大,遇到问题会自己瞎捉摸,也看不清自己的问题,这周跟师兄们交流之后了解别人的烦恼,也能看到自己的问题,是我需要跟师兄们交流,打开自己的心量,远离贪嗔之心,向平等心靠拢,从而才能容易对亲友、对仇怨、对一切众生修平等心,不贪不嗔,所以也愿自己能够在服务大众模式上越来越用心。
还有之前辅助的班级我有段时间没有参加他们共修了,这周三开始也是跟着他们一起学习,也是训练自己的平等心,正好学到的是义工是最有意义的工作,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结合自己目前的修学,对义工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又加深了。
导师开示,让做事成为修行,当你真正认识到这一选择的内涵和重要性时,你才会理解,真的有那么一种高尚,可以让你的生命焕发光彩,可以让你的人生不再虚度,这些都需要通过未来的修学去充实,去认识,总之,成为义工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正的正业,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以上,共勉。
二、调整对修学模式的认识 打好心行基础的重要性
在正修菩提心之前,导师苦口婆心的开示菩提心的修学理路,修学要从总体框架入手,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自己是薄弱的,菩提心既然这么好,那目前自己有哪些欠缺,哪些需要调整,每一种心有正确的方法是都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因为每一种心都是缘起的,无明是没有根的,而要培养的慈悲心菩提心是直接建立在心的本质的基础上的,一旦培养起来,力量巨大无比,所以只要用心去培养训练,关键要去做,一步一个阶梯,要按照修学理路去修,所以也是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修学模式,定课做前行了吗?已修学内容反复闻思了吗?闻的效率提升了吗?座下用心思维了吗?落实九种禅修了吗?摆脱什么错误?重复什么正确了吗?传帮带了吗?是需要时时警醒审视自己,要不断培养训练,于法相应的。
所以,我要不断调整对服务大众模式和修学模式的认识,落实九种禅修,按照修学理路,围绕菩提心修学《道次第》,稳步在菩提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