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求无穷,它的结果注定是徒劳又危险的。倘若求知识尚且如些,更遑论追逐贪欲,它所给生命带来的过患了。我常忖度什么才是幸福,名色食财睡吗?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不比以前拥有的更多,可为何曾经的我更比如今欢笑更多。师父说凡夫的生命是无明的、贪著的、我执的。所谓有所贪爱就有所牵绊,感情和名利不都是如此吗?得不到就费尽心机去得到,得到了就不想撒手,总是陷于我执和我所,却不知命运的无常。有多少人机关算尽,就有多少人误了身体,凉了人心,薄了亲情,甚至抛了性命。
想到这些我恍然大悟,贪得多来烦恼也多,贪得多来业亦多,想向外境抓取幸福,分明就是寻觅长在兔子头上的角,怎么可能得到。幸福最终还是要向内求的,心才是幸福的关键。可心是什么?禅宗二祖慧可依止初祖达摩时说,我心不安,乞师以安。达摩回应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反观后得出了觅心了不可得的结论。心是种种念头的此起彼伏,人多数时候总是被虚妄心生起的种种情绪所困扰,本周我就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起了嗔心,对老婆横竖看不顺眼,总之是要挑她的毛病,给自己找一个发火的理由。夫妻干仗,伤她三百,自损一千,这两天她对我冷眼相待,平静的好像暴风雨的前夜,想到这我心里就发怵。
后来我反观自己,之所以会发火,主要原因还是主宰欲在作怪,我执在作祟。次要原因是这两周法义闻思不够,师父的书让我感觉就像情绪的稳压器,无明火再大,法义多闻思几遍,也就云淡风轻了。寻找幸福其实就是寻觅真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破除我执,远离颠倒梦想的虚妄心,一旦看到心的本来面目,也就水清月现。
或有人会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得过且过就好。李白不是说了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若生命只有一次,纵情享乐我也是极赞同的。可生命真的是这样吗?佛法告诉我们,生命有无穷过去,也有无尽未来。这一期生命仅仅只是轮回中一片浪花,人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力,再由如是因招感如是果。而业力又直接影响到未来生命的去向,一旦堕入三恶道就要长劫受苦。显然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处世态度,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