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善知识的智慧之光照进我的心房

无论学佛还是出家,善根非常重要。就像一棵树,如果根扎得深,扎得稳,就有能力抵御外来冲击,尤其在现代,仅靠寺院的一道围墙很难与社会完全隔绝,所以一定要对出家身份有足够的认同,而其中关键就在于对三宝的信心。

就末学自己来说,因为住在农村,那时候家家都没有柴火烧,在放学或放暑假的时候,我们便结伴上山去砍柴,带上干粮,一砍就是一天。小伙伴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特别的开心。我们共同约定,谁也不成家,都在一起生活。因为当时特别单纯的末学就信以为真了,结果却是,姐妹们先后都成了家,看她们都这么不守信用,末学很生气,就说永远不和她们往来。因为那时,末学还没有接触过出家人,印象中的出家人,都是在深山老林中生活,是与世隔绝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末学的母亲去寺院烧香拜佛,那时候不论是去哪里办事,家里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自行车,所以不论办什么事情,母亲都带着末学的姐姐去。这次去寺院,母亲也准备带着姐姐去的,然而,这天却下起了毛毛细雨,末学的姐姐说什么也不跟我母亲去了,末学特别高兴,终于有机会陪母亲了。我说,你不去,我跟妈妈去。这就是末学,第一次到寺院接触师父们,才知道出家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这一次到寺院的因缘,回家后,末学就开始吃素了,所有的五颜六色的衣服,也一概不穿了,就这样生起了向往出家人之心。

出家之后,末学一直在迷惑、烦恼中度过,特别渴望依止善知识,引导末学修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心能够得到解脱。

通过本课的学习,导师伟大的形象,在末学心中,更加清晰明了,让末学更加生起了对导师无上的敬重、敬仰之心。

导师在成长过程中,亲近过三位善知识,一是鼓山涌泉寺的普雨老和尚,二是广化寺是圆拙老法师,三是南寺的妙甚老和尚。他们成就导师出家、上学、静修、给导师修学上的指导,并创造弘法的条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美德,感受到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

导师说,成为高僧的标准是,依戒、定、慧三无漏学修行有成就者。持戒,具足清净无染的言行,得定,拥有祥和寂静的心态,具慧,拥有透视人生超越生死的智慧,除了这些内在的素养,还要有济世的悲心,平等关爱社会大众,是否“高僧”,取决于自身的生命品质,而非外在的身份、地位、名声。

感恩导师创办了三级修学,给了许许多多的有缘人接触佛法的机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佛法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为我们这些迷惑的众生,找到了解除烦恼和痛苦的方法。

看到导师为了弘扬佛法,为了众生,不辞辛苦。导师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让末学感动!再反观自己,深深的惭愧,唯有安住在三级修学的两套模式中,好好修学,才能对得起导师,也不负己灵。愿末学努力践行出家本份事,内修外弘,将如此智慧美好的佛法,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真正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善知识的智慧之光照进我的心房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