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4个方面来说明《菩提道炬论》的殊胜:
1.汇通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佛陀说法是根据四悉檀而说,即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虽然说的法不同,但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所有有情众生成佛之道而说法!既有主要方法也有辅助方法。无论哪种法,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佛法最根本的是正见,菩提心和利他行。
2.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大乘经论本身就包含着最殊胜最高明的修行方法。佛陀的正法有两大内涵,就是教法和证法。教法是闻思,证法就是把闻思落实到心行的实修,即用心的过程。如果我们智慧不够,经论中虽有传承,但因为我们根基不行,读不懂,没有能力得到传承,这就需要依止善知识、老师的口传,一步一步的引导。当我们修行到一定体会以后再来看这些大乘经论,就会发现经论本身就包含最好的修行方法。
3.易得佛密意:道具论或道之地能帮助我们快速领会佛法要义。
4.自能灭除极大恶行:学习到此地能帮助我们灭除极大恶行,那就是谤法的罪。
学习感悟
本论学习中有多个片段让我有更深的印象,一、“纵然遇到舍命的缘,也不要舍弃菩提心。因为人其实是死不了的,死的只是生命的转换,只是一期生命的结束,下一期生命又会开始,菩提心还在的话,会不断的引导我们去修学佛法,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可是我们如果舍弃菩提心的话,生命就没有出路了。”
这段话让我对死亡有了全新的认识,使我面对死亡或者突然间的生命终止,我就不会那么恐惧和茫然失措了,我知道只要我真正的坚守发菩提心利益所有众生,我就不应该惧怕死亡或者一切磨难,这个100来斤的肉体都应当交给佛菩萨,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舍身皈依。
二、导师对经论的讲解中,既指出当今教界存在的问题,对闻思经教不够,如“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也有表示对《普贤行愿品》“过去重视不够”等缺憾。可以看出导师的教学的真诚以待、知过必究的严谨风格。看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与之相距甚远!真是很忏愧!
三、“关于法的重要性,对我们现在的修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我们每天都在读诵经典,其实经不只是用来读诵的,而且蕴含着修行方法……无史以来我们一直缺乏智慧,所以才会无明、烦恼,没有正见、只有邪见。在行的方面来说,学习经教是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手段,同时也是成就智慧和慈悲的方法,所以修学精教必须落到实处。”
我本人时常会读读《地藏经》、《金刚经》、《心经》、《大悲咒》、《大忏悔文》等,现在看来真的只是念诵文字,从没有想到这些经典中还包含着修行、修心的教理,即使偶尔想到过,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我们现在有幸学习到《道次第》,将学和修在佛陀、祖师大德、阿底峡尊者、宗大师和导师的正确指导下统一起来,使学的本身包含修行,同时又指导修行;而修行又是使学习得以深化!真的是我们三生有幸乃至生生世世的转折点就在于此。
四、在接触佛法的过程中,我知道有一种罪就是诽谤佛、法、僧的罪过,而且这个罪过他的果报是下地狱,所以现实有人因为这个缘故,而放弃了接近三宝、信仰三宝,我自己对哪些言行是属于诽谤三宝的罪过,也不是很清楚,的确存在一些迷惑。读了本章节后知道:“学习到此地,可以对佛法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帮助我们灭除谤法重罪”。就这一条对于我们所有学佛的佛子们,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