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拜托,请收好你的“假性优越”

-1- 我的傲慢,你的偏见

我身边某些人,大概得了“优越感妄想症”。

有的呢,歧视成瘾。在他嘴里,非名校出身就是不入流的Lower(失败者);二三线城市都脏乱差;文青们满嘴假情怀、一身矫情病。

有的呢,好为人师,平日里咸吃萝卜淡操心,就图个“嘴爽”。没多熟呢,就非得把自家之观念,硬塞他人之心脑。

还有的,自称娱乐圈纪委,尤其热衷急赤白脸对骂,手持道德当武器……

如果说啊,“真优越”是每一分实力都不必显山露水,那“假优越”,则每一寸嘚瑟都在伤人骗己。

初二时,我也干过类似的事。那会儿,邻桌是个小男生。他每天抓耳挠腮刷题背书,分数却少得可怜。有次,他攥着稿纸过来,让我教几道题。

不知怎的,题还没讲,我便逞一时嘴快,奚落起他:“你真笨啊!这道题,老师都讲过五六遍啦!”“哎呀,光顾着死读书哪行?你总得动动脑吧。”

还没说完,邻桌扭头走人。当时我挺恼火,跟闺密吐槽他心眼太小,不识抬举。晚上回了家,又忙不迭诉苦老妈:“他算什么啊!明明我帮他,又不是他帮我。凭什么那么没礼貌?”

而今,再谈此事,唯“羞愧”二字。

那时的我,宛如“毒舌女”。说好听点,是性子太耿直,说话不过脑。说难听些,就是贬损人以拔高自己,是憋不住的优越感暗中作祟。

因为自视甚高,我压根就没好好体谅邻桌的感受和需求。相反,我伤人在先,却坚称对方无权、不该、没资格来反驳自己。

这该死的假优越。它让人丢了平等的心态,抛了包容的姿态,让言语的锋芒皆化作心尖的利刃。

-2- 每个人,都需要优越感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条“生存法则”:“当你想要批评他人的时候,你要记住,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样的条件。”

诚如此言。人各有异,每个人的禀赋、喜恶和境遇不尽相同。既然标准不一,又何必你鄙视我,我鄙视他,自愿跌入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虚假怪圈?

真正的优越感,理应是“自我意义”的馈赠。

前段时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热。刷这部片时,我就像个傻徒弟,只消搬个小板凳儿,看师傅们慢条斯理工作,听他们唠嗑家常。

修复一座钟表长达8个月;织一整日的龙袍也难添几寸丝;漆工大晚上爬树割漆,从三更至清晨……未想过,他们并非那番老学究腔调,而是多情人言语。

会养鸟种花,也会打杏逗猫,会在刻意炫耀的商人面前淡定一笑,也会望着千年古钟垂眼叹息。这些从事世界上最昂贵工作的匠人们,择一事,终一生,优哉淡然,满足得很。

反观评论区,不少专家们坐不住了。叉着腰、瞪着眼,强行秀优越。先是质疑,说修复师们学历低、待遇差。再是讥嘲,笑工作环境简陋、设备落后。

更有好事者刷屏:“故宫原来是个小作坊。”“这剧本,拿去拍清洁工、修鞋匠也行,都不用重写。”厚颜至此,情何以堪?

人有优越感,是常情。若没了它,也就没了自信的基底、迭代的燃剂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满足欲。但这世上,怕没有任何一种“优越感”是与傲慢、虚荣与嫉妒相伴而生的。

更何况,自以为的“优越”,不过是呈倒立之姿的自卑。越是费尽心思卖弄,越会弄巧成拙。

-3- 我缺见识,你缺悲悯

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

明明要“秀优越”,却非蒙上一层“爱分享”的遮羞布。其实不过是想从对方的困窘中获快感,从一味的鄙夷里找平衡。

你一度想搭讪的女神,是她嘴里的八面玲珑女;你单曲循环的民谣,是他嫌弃多时的过气小曲儿……

“假优越”,它的本质是无知,无知的本质是薄情。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月薪五位数的小白领,在餐厅叽里呱啦呵斥店员;走街串巷的大胡子背包客,笑友人眼界小气量窄;求职无门的应届生,怨愤自己还差一个横扫权力场的干爹……众人,皆如是。

因为无知,才会光顾着向外招展,却没时间填补内里的浅陋;因为薄情,才会执迷着斗狠较劲,却没心力宽慰他人的冷暖。

说白了,“假性虚荣”,就是缺见识、缺格局、缺悲悯。破局之法,唯有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没准啊,“真正的优越感”,只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拜托,请收好你的“假性优越”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