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法义梳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书院的核心在于传法、传播三级修学,而有效落实三级修学的重点就在于十八字方针,在于八步骤三种禅修。
1、 态度模式是落实方法、达到修学效果的前提。真诚、认真、老实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三种过失。六种想是真诚、认真、老实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于己做病者想态度模式决定了对法的理解、接受、运用,也决定我们对法的受益程度,即观念、心态、生命品质的改变程度,没有正确的态度模式,必然不能与法相应。
2、 理解接受运用与八步骤的关系:真诚、认真、老实是进入八步骤的前提,没有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就没有理解、接受、运用。八步骤三种禅修是对十八字方针在修学运用上的一个总的囊括。八步骤的前四步偏向理解和接受,后四步则是通过传承佛法来改造生命,在理解、接受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3、 八步骤是将书本上的道理转变为生命品质的方法论。前三步非常关键,要做到完整、准确、透彻的认识,包括理论认识也包括现实认识。第一步是读懂每个句子,第二步是了解每个段落的内涵,第三步则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传承法义到建立认识”。第四步是建立正确认识,即观念的禅修,包括理论认识和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把理论认识通过观察修变为自己的认识的过程。第五步就是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第六完成心态的改变,。第七重复正向的心态,第八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
二、 心得分享
1、 真诚认真老实能否建立,需要对自己做病者想
我的修学状态是建立在我把世俗的事情做好之后,才去做的,所以修学状态是不稳定的,体现在修学时间不稳定,不够精进、对于法义的认识处于漏器、理解大于接受大于运用。出现这种状态表面上的原因就是两个价值的定位不清,终极价值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现实价值是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维观想,我发现是我的态度模式出了问题,主要是没有于己做病者想。
就像生病,有慢性病、有急症;往往急症容易治疗的,慢性病很难治疗。有轻症、有重症,好多轻症就不去看病,重症才能引发足够的重视。回到学佛的初衷,是为了建设强大的心理,可以抵御生死无常的伤害,此外,佛在我心中是心灵的寄托。所以,最开始观想的结论是:我只是得了一种慢性病,不是重病。
小组修的时候,惟净师兄和我有段对话,说是你腿断了,你会怎么想?我说去看医生,当时并不能完全说服我。惟净师兄也说到,佛是真语者、实语者,要不要成为这样大慈大悲的人,在这一目标引导下成为这样的人要有态度。后来到照涓师兄分享为什么学习佛法,师兄敞开心胸、真诚而深刻分享自己生命中存在的问题,在照涓师兄表法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照涓师兄对这个问题的状态和我对亲人生死的状况不是完全一致吗?我真真正正的就是一个轮回中的重病患者,是贪嗔痴的重病患者,是贪嗔痴的重大的慢性病的患者!是我不自知,凡夫心作怪,不能放弃自己的优越感。加上,长期个人经验积累中没有对心性和心病的透彻认识。只要贪嗔痴存在,都有发展成重病的可能性,我们的心因境而转,心的状态是被外境牵引着,即使生命中有部分优良的品质,随业力变化、外境变化,这部分品质随时会被贪嗔痴的猛兽吞掉,将我们拖入精神上的地狱、愈陷愈深。只有成佛,只有去亲悟体证,才能从轮回中解脱!
每个人都有自己过不去的坎儿,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就是一群病友相聚、交流心得。真诚的剖析自己不光让自己受益,更让同修受益!多谈些问题、多聊些病症,少讲个人优越感!
关于佛法智慧好不好,在家里和家属有个观察修。(家属也很支持我,他说你是有佛缘的,我支持你修行,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成就。)
我问先生,我手里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你第一反应是啥,先生脱口而出:骗人!
我又问他,假如你病了,我说我手里有一瓶药,刚好能治好你的病,你会怎么想。先生说,真的吗?我试试!
我又问他,假如你病了,你认识的一个病友好了,告诉你我可以治好你的病,你会怎么想?我老公说,尽快挂号,接受医生治疗!
佛法如此智慧,当我们摆脱不了凡夫心的时候,我们不信或者将信将疑,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的确确就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才能升起对治病的决心!
人有理性,也有感性!无明让我们宝贵的人身为我执而打工,这些有缺陷的理性和感性经过修行可以发展成为圆满的智慧和慈悲,就是成佛。我也确认成佛是我此生奋斗的目标!佛法能否走进心里,就看能否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以态度为起点,才能走出凡夫心的轮回状态。
接下来的修学,我要对自己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前三天的修学中做到理论认识的完整准确透彻,能熟练背诵其中的关键语句,在日常生活中多做观察修,才能不枉这宝贵人身。
2、修学方法
建立了正确的态度,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熟练运用的修学方法。
(1)课程小作业:缘起法:无常恒不变性
常恒不变,是大家非常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习惯把一切看成是永恒的:我们希望生命永恒、希望家庭永恒、希望事业永恒,总是生活在对于永恒的期待中。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事与愿违的痛苦。
在佛法中,有一种苦称为“行苦”。“行”是有为法迁流变化的特征,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坏、空,这本是正常现象。可众生愚痴,总期望这一切都是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所以经受无常变化时就会感到万分痛苦。若执著于家庭永恒、爱情永恒,当夫妻间发生矛盾,或亲人病故时,就会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而陷入绝望之中。其实,无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人有生老病死,朋友之间有聚有散,我们的心情有喜怒哀乐,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荣有枯,月亮有圆有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只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了。
(2)八步骤应用
第一步:学习书本和音像内容,了解每句话的含义。(做笔记,划关键词)
在学习之前,先看辅助材料中的我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记录原本认识。通读全文,做笔记,划关键词,如果是视频的话,我一般第一天会做笔记,记录导师完整的原话。
第二步:正确理解每个段落、章节的法义。(划出思维导图)
错误的认识:常恒不变;错误的认识导致痛苦
正确的认识:行苦、无常恒不变性,无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正确的认识导致良好的心态
第三步:带着问题学习,知道每个章节说明什么问题,经论中又以什么方式说明。(结合辅助材料学习)
是不是所有的都是常恒不变的?有什么例外吗?我接受这个观点。常恒不变的认识真的是愚痴的,是我执的。
人:我及身边的人的容貌、生老病死、我与其他人之间的缘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过往的感情、我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健康、名誉等等)都不是常恒不变的,甚至我的观念和情绪、心念都不是恒常不变的
自然:也不是常恒不变的:泥石流、人类对自然的改变、自然环境的变化、天体(地球运转)等等,一切都在变化中,不变取决于人类的眼睛看不到已发生的细微的变化
社会:科技的进步、政策的影响等种种因缘对社会产生影响,这也是始终在变化中。
(妙音师兄分享:第三步涉及到两个过程,从理论正见过渡到现实层面的正见。理论的正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正见?恒常不变是错误认识,认识到无常才不会痛苦。跟我还没有发生链接:我有没有存在恒常不变的设定?但是我的痛苦来自于无常的不接纳。世界是不是充满无常的?进而得出现实层面的正见,从而拿到种子。)
第四步:把经论所说的问题和现实人生相联系,建立正确的认识和人生观,并安住在这种认识和观念中。
正确的认识: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如果我执与自我设定,则必然会引发痛苦。在第三步基础上进一步思维改变观点,建立正见,其中最难的往往是我执中最执着的部分。
观察修:我执着于对亲人的生离死别等,所以我思维了我和妈妈的关系。从上大学开始我就离家独自生活,自此离开了我的母亲。在我心目中,我的母亲是一个完美慈悲善良的人,她信佛,吃素30多年,非常有毅力。直到我生娃之后,我妈妈来到我身边照顾我,才发现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通常我的处理方式都是沉默,由着妈妈说,但是中间有一次无法忍受加上产后抑郁症,我就离家出走了。我以一种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妈妈导致了我的不接受及相应的痛苦,确实,我的妈妈甚至是无常的,是变化的,她和我读大学之前接触的那个人不是一样的。我对她而言也不是一样的。她为了我读书付出了太多,她是为了我在行菩萨道啊,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丢失了智慧、生命品质出现了问题。她的爱始终都在,只是现在转移给了我的儿子,这和给予我没什么区别的。我一下子理解了母亲,她就是我的菩萨。我也深深感到,人没有智慧的指引,短短一生中在无常中随波逐流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我们往往希望自己成为更美好的自己,事实却往往相反。
(妙音师兄分享:第四步是逐步替换头脑的错误观念,和自我去联系,不建立无常的正见,会面临很多无常的痛苦,不算给种子以力量,不要去肯定他。前三步是非常关键的,心态自然而然的出来了,前期的话做好一到三步,用好辅助材料就是很好的抓手!)
感恩导师,导师告诉我们的八步骤三种禅修就是学佛的武器,正所谓“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希望我们都能用好这件法宝,精进修学、早证菩提!感恩辅导员团队、感恩惟净师兄,感恩师兄们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