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浮躁只是阵痛,懒惰才是死穴

印象中的不浮躁,只在六岁前。

那时我很小,还未开窍。太公年迈,无了棱角。大槐树、山溪水、他陪我乘船摘藕,这头荡到那头。八月半、灯光黄、我陪他翻书看报,蒲扇摇啊摇。

直至很久以后,在某节语文课上,偶然读到了“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些句子,使我忆起旧时样子:河里有鱼,一眼见底;而我拥着风,就很开心。

这些年,我似乎失去了一种能力,它叫作“专注”。

我成天玩微博、刷微信、答知乎,害怕落于人后。左手搜干货,右手点收藏;我买字帖、买画笔、买单反,热度只有三分钟。什么都想试,什么都没耐性。

有时候,我听说他年少多金,便幻想自己白手起家,男神在侧;目睹她写文出书,只好鼻孔出闷气,假装一点不在意。

房和车供、车和燃油、面包和爱。我就像一条斗败的犬,没落地走在和别人一般无二的路上。

可笑的是,我身在浅滩,却目视深海。每次啊,还没有做就担心结果好坏,还没有面对就百般逃避,还没咬牙就找借口放弃。

风是乱的,浪是浊的,人心是浮的。

-2-

前几日和小学妹闲聊。她向我抱怨,一到期末,跟室友关系就僵。

她瞅着室友复习进度略快,心里便会失衡:“我是不是方法有问题,是不是效率太低,是不是她有我没买的参考集?”

遂计划泡汤,复习也搁浅。

这姑娘我是了解的。平日里,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主儿,今天穷游,明天手绘,后天瑜伽,朋友圈刷屏几日,便再无新讯。

她也问过做公众号的事。然而听了几节写作课,报了几个训练营,她就说不玩了不玩了。理由是市场太乱,读者品味差。至于那些鸡汤,毒鸡汤嘛,她才不屑写。

交谈数次,我没敢直言。姑娘,怪室友、怪市场都没用,分明是你自个儿对现状不满,又懒于行动。一旦有了内耗,就只好堂而皇之地麻痹自己:“唉,怪我太浮躁。”

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如她一般,习惯于自我宽慰。这年头,社交过剩,信息满载,欲望太多,谁没点焦虑心?就像在做阅读理解,只消把答案归咎于“吃人的社会”。如此,便可胡编乱诌,高分无忧。

事实呢,浮躁的表象何其多,内因仅有一个——懒。因为懒,便不愿多花时间和自己对话,直面真实诉求;因为懒,才会急功近利,沉不下心,只在乎目标达成的那一瞬。

于是乎,一份工作,刚实习半个月就抱怨没前途;一本书,才翻几页就说乏味无趣;一个人,初次见面就烙上了好坏之印。

也是因为懒,心是浮的,气是躁的——既没坚持做事的能量,也缺少安抚自己的智慧。

-3-

想起去年夏,我和妈妈去俄罗斯。

参观冬宫前,队伍又长又乱,一排就是半小时。等了半晌,我忍不住心焦神烦,一个劲儿怪妈妈挑错了行程。

身旁是一对父女。爸爸很年轻,30出头的模样。他寻了一方石凳,让女儿乖乖坐下。过了会儿,又从兜里捞出一本小笔记,从史料、逸闻、藏品再到宫殿结构,慢声慢语地,同女儿轻读了起来。

那一瞬,我是羞的。多大点事啊,我摆什么臭脸?发什么无名火?明明妈妈也站累了、心烦了,明明是我备功课不足,才算错了场次。

不能否认,懒人嘛,大多时候是短视的。相较之下,他们更容易产生期望落差,生怕自己做了无用功。浮躁背后,是无法容忍的“失控感”。

也因如此,我会在吃饭时想着别人的鱼翅海参,旅游时盘算朋友圈晒图,陪父母聊天时满脑手边任务——我一心想着,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换来最佳的反馈和自我认同。

若问解药?唯有“专注当下”和“独立思考”罢了。而今社会,我们有太多想当然的、偷懒的余地。

以为支撑一家咖啡馆会比上班容易?以为申请个公众号就自带流量?以为成为网红就赚钱不愁了?当你摇身一变成老板,是否想过运营是你,财务是你,保洁小妹还是你?

浮躁之时,理应专注眼前之事,减少无意义的信息洗脑。若真有心,那就针对每个目标,列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定时定量去完成。

与其论文洗稿、考试小抄、比赛放水,假装自己是全能学霸,倒不如好好想想,我读大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努力的原动力在哪里?

与其立下Flag,半个月拿下500强Offer,倒不如花一周完善简历、整合作品,花一周准备面试、调试心态,该发力的时候逼自己一把。

众口百味。管他炊金馔玉,管她海味山珍,你更应找到适合自己的菜谱。每次只学一道菜,一口口尝,一道道做。这才是生活没有PS的常态。

嘿,20岁的你,浮躁、迷茫、荒唐、不着边际,再正常不过。

你只需记得:一件事是一件事,它的好坏与否,不是下件事的前提。而你乐和其中,不必急着到达。

试试吧:勤快一点,走慢一点。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浮躁只是阵痛,懒惰才是死穴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