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慈悲才会另我更欢喜

我一般的行为方式都是遇见不开心的事情就自己憋着,忍受着对方对我实行各种程度的攻击行为,很少发脾气,也很少和人顶嘴,也不大拒绝别人,所以、感觉自己挺能忍辱的。人生这么多不如意,这么多要忍的东西,都得慢慢地忍着,所以自然觉得生命是忧愁多于欢喜的。

但法义上说,忍辱可以使人生命变得庄严充满欢喜和快乐,是生命中一种强大的力量,忍辱要克服内在的嗔心,怯懦心,忍辱是心的调整,念头的转化。我就知道了为什么我这么能忍却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忍辱只不过是忍气吞声的压抑和一味的退让,但念头还是嗔心,并没有转化,正因为有嗔恨这样的负面心理,所以我一直不快乐,是否能忍也取决于自己的心情。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正好是发现我内心嗔恨种子的证据。

在家和家人分享了自己对人生和前途的迷茫和担忧,我期待着家人能给我了一个温暖的支持和有力的引导,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他不耐烦地给我讲了几句之后就开始评价我,感觉在他的言语中我是一个非常不堪的人,这让我的自我优越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内心就开始起了嗔恨,但是当时并没有爆发,忍下来了。

到了晚上我又遇到了更大的对境,事情非常不符合我的设定,我的期待又没有得到满足,非常不开心,又回想到白天家人数落我的情景,想到他平常经常在家里爆发情绪,表达傲慢的情景,我感觉受不了了,我再也忍不了了,我想找个释放口,把怒气发泄出来,所以我就放纵了一把,学着他平常表达愤怒的样子,把桌子上的所有东西都使劲摔在了地上。

现在回想这个事情,我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一个修行人应该具备的素养。所以我知道我病得还很重,我需要真诚认真老实地用佛法为自己疗病,用佛法正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行。

法义上讲,当众生伤害我们时,我们首先要换位思考,想到他发起嗔心时,对自己的心行是没有能力自主的,他只是被嗔心主宰,并非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们就不该对他升起嗔恨心,要把众生和他的烦恼、无明行为分开。并且众生以无明的行为伤害我们的时候,众生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即使我们被伤害,也不是第一受害者,也不是最大的受害者。

反思当时的情景,面对家人的语言攻击时,因为没有正见,我就陷入到自己的感觉了,随顺自己的凡夫心走了,其实我可以换位思考,家人愤怒地说我的时候,他内心也是有烦恼的,他的行为只是被自己的烦恼控制,是嗔恨心主宰,并不是自己的意愿,所以我要把家人和他的无明行为分开,当这样想的时候,对他就没有那么嗔恨了。然后再思维,当时他运用嗔心攻击我的时候,他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回忆他生气的样子,我觉得其实他也是不快乐的,并且因为这一次的暴怒,又熏习了一遍嗔恨的种子,以后还要受嗔恨之苦,这样想来,觉得其实他也挺苦的,能对他升起一分同情和怜悯之心。

反思我自己的行为,当面对他的伤害时,我掉入了嗔恨之中,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之前积累的所有功德都会被毁灭了,在菩萨道的修行上会更加缓慢,那意味着我带着丑陋的生命品质活很久,既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这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我能修忍辱,升起一颗不嗔的心,能观察到对方的苦,升起慈悲心,那么我当下就是快乐的,我自己也可免除嗔恨之苦。同时,家人伤害我也确实是有我自己的业力感召的,自己就是给他带来了一些负面的能量,让他很不舒服,他现在说我也符合因缘因果。所以面对此事,我就要坦然接纳,修习忍辱,我的果报到此就结束了,不会积集新的不善业,不会使不善果报相续,同时要感恩家人给我制造对境,让我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凡夫心。

其实,自己放纵的行为也是源于自己的无明,源于对因果的不信任,就觉得我放纵一次没有关系。这次是因为家人有修行了,没有和我一般见识,我可以侥幸逃脱当下的现实因果,两个人没有吵起来。但我放纵自己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对我来说,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我如此放纵我的嗔恨心,内心嗔恨的力量必然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以后会有很多不善业;对家人来说,心是缘起的,修一点善心善行多么不容易,如果我不善加呵护,不用心创造善的所缘,反而天天制造这种负面的场景,必然也会消耗他的正能量,那两个人的日子肯定会没完没了地吵下去,两个人应该是彼此增上的才好。所以,我立下誓言,好好修行,避免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

我终于明白了我不快乐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其实自己的心非常粗,觉察不到自己的嗔恨心,还总是向外求,去抱怨环境,很少反思自己。想当初我介绍家人学习智慧文化的发心就是想借助佛法的力量去改变他,认为他变好了我的烦恼就会少一点。整个修行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还是比较少,经常用温柔掩盖内心的刺,其实骗得过别人,骗不了自己。像法义上讲的,修行修的自己的观念和心态,如果观念没有调整,即使通过环境改变了心态,熟悉的环境出现,相应的心态也马上出现。我发生的这一切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我现在明白了,对于我来说,要向内求,带着正见去看自己的心。认识到嗔恨心的过患,和忍辱的利益,把嗔恨的心转化为慈悲之心,观察到每个人都会受嗔恨之苦,并安住到慈悲心中,当慈悲之心成为内心的主导力量之时,生命自然就充满更多的欢喜与快乐。

感恩导师,感恩学长们,也感恩自己一直坚持,我虽然善根浅薄,但我愿意坚持,愿意珍惜难得的善缘,无限感恩!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慈悲才会另我更欢喜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