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不是如法弟子,是要时时警醒。如法的弟子,具有5个素质,质直,具慧,求法义,敬法及师,善摄心听。
具慧这部分内容,相对看似讲得最少,但是这个层层递进的道理,非常清楚。
作为初学者,浅的方面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思维判断能力。
对于迷信和正信是在同喜班就学过的,我以为自己能够分得清楚。但是当我在遇到在大拜礼忏治病的这件事时,发现自己依然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
大拜就是五体投地的伏身于地上,这个动作在西藏非常常见,记得那一本冈仁波齐讲述西藏信徒转山朝圣之旅的电影,从塔钦出发途经色龙寺,然后一路爬升到达冈仁波齐南坡,翻越十三金塔的垭口后从因揭陀侧再返回色龙寺。最多的镜头就是在不同的地方大拜,马路上,地上,水塘里,山上……
当时看了很震憾,但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也会去大拜。后来一次文宣聚会,得知有位同学病了,很严重的慢性病,有一阵子是头晕到只能躺在床上,她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仍坚持做20分钟的礼佛大拜。
我当时有点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在身体如此虚弱的情况下坚持大拜礼佛来治病,是不是迷信?后来听其他同学说,大拜是非常好的忏悔法门,在学到下士道的时候,就有,他们都买了大拜垫,在家做大拜,有拜垫、配套的手套和护膝,做起来很顺畅,我开始为自己居然学过下士道却不知道这个方法而疑惑。
后来再去向辅导员求教,告知她每天也做的,尤其每次遇到过不去的坎也是选择拜佛,拜佛是好事,我才明白自己对这事是缺乏了正确的思维,下定决心要做拜佛,就果断买了大拜垫,有了一层缓冲,身体就不怕因为用力不当受到伤害。同时从运动角度来讲,也确认拜佛对身体的确有好处,88佛拜忏大约30分钟左右,通过连续的俯卧收身站立,能够全身心的伸展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在疫情期间不能到外面自由健步的情况下,这种运动在家无疑是很好的。
具慧的第二个层面,是指随着修学的深入,要能抉择正见和邪见,这种能力是在不断修学中培养起来的,不是一下子就有的。
周末的时候参加文宣基础培训,培训中对一些常见的错别字、病句、安全问题进行了指出,比如六和敬写成六合敬,暇满人身写成瑕满人生,这还很容易判别,但在讲到错用佛法名词名相、把民间说法当作正见表述的问题时,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口语来说是可以的,从法义来说是不可以的。突然视频卡顿了,我发现自己思维了半天也没能想明白这句话为什么不是正见。事后再请教主讲师兄,告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民间说法,符合正见的表述是行善有乐果,造恶有苦果。因为业因有善恶之分,而果报只有苦乐之别,没有善恶属性。原来正见的表述如此严谨啊,心下惭愧!
回首再看导师的这句话:如果没有一定的教理基础,未必能分辨出来,所以具慧这个素养需要培养的过程。顿感自己对法义仍属于比较粗的了解,细致深入地理解还是远远不够,知道不足,那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