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以持戒做为准备

龙树说戒律就如我们行走于上的大地,如果没有大地,就无法种植花草、蔬果,也无处可以放张桌子。同样的,戒律是一切善行的基础,即使泡上一杯好的义式浓缩咖啡(espresso)都需要相当程度的「戒律」。为了确实做好每一件,我们首先需要以戒律来学习规矩与共通的做法。

忧郁症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常是由缺乏戒律所带来的坏习惯而引起的。

例如,迟迟不丢垃圾,或耽溺于怠惰懒散的感觉,或厌恶例行的工作。如果沮丧的人们能运用一点戒律在自己的生活上,我确定他们忧郁症的一大部分就会自动消失。例如,假设医生要你避免太多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因为它会引发忧郁症。过了两天,你和朋友们去一个很好的餐馆用餐,他们点了一些看起来很美味的意大利面。你自忖:「我不过刚刚开始节食,一盘意大利面能有什么害处呢?这将是我最后一顿,明天我再开始节食。

」因此,你破坏了自己的「戒律」,很快就陷入「后意大利面忧郁症」中。这就是由于缺乏戒律而产生忧郁症的例子。

避免碳水化合物是一般而日常性的戒律,但有许多特别的戒律经常运用在心灵之道上,例如:禁欲、剃除须发,或从不剪发,或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即使你不是早起型的人。

有时你也可以将喜欢的活动视为戒律,例如每周三去公园散步。无论你做什么活动,如果能持守规律性的戒律,即使你被迫去做不喜欢的事,你的心(即习性的仓库)就能避免陷入忧郁。换句话说,戒律是确保你的心不被宠坏的一种方法。

由于避免例行的工作会导致忧郁症,缺乏纪律的童年生活也可能导致日后的许多问题。习惯于任何事情都不会被否定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快乐的成人,纯粹是因为当他无法如愿时,他从未学习过如何处理自己缺乏纪律之心所生起的瞋恨,以及随之而来几乎无可抵挡的暴怒。

以「前行」的功课而言,做大礼拜就很需要持守戒律。你可能无法一天做五百遍,但每个人都有时间做三遍、五遍、七遍或十遍大礼拜。而且,如果你也持守计算数量的戒律,最终你必定会完成十万遍大礼拜,甚至五十万遍都有可能。但是,请诸位记住,佛法修持并非一场奔向圆满证悟终点的赛跑。

通常修行者很容易对自己积聚的大礼拜数量之多寡感到不安,但他们可能更应该对自己持守的戒律之有无感到惭愧才是。试着约束自己每天都修持,而不是偶尔为之;或让自己每天都修持半小时,而不是今天五分钟、隔天一小时。或试着每天修持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它成为你一天中特殊而重要的事件,而非穿着睡衣勉强爬上蒲团,如鹦鹉学舌似地快速念过祈请文,好像被迫缴付某种灵修税金一般。

让自己先切断念头之链才投入一座的修行,是个好习惯。假如你要修持之前刚与未婚妻吵架,心里都是对刚才发生之事的念头与反应,你的专注力会消失殆尽。因此,与其立刻打开修行法本,不如先花点时间来切断念头之链。

有无数的方法可以用来切断念头之链。例如,先挺直后背、盘腿而坐(如果舒服的话),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然后开始修习。每次念头一出现,你就提醒自己:生为人身是如何的难得可贵、死亡的迫近与不可逆料、此生极度的痛苦、你的行为所避免不了的业果,或任何其它能让你培养对世间生活产生出离感的想法。一再地思惟这些念头,即使你一天只修持十分锺,花上二到三分锺的时间来切断念头之链,你的心就会完全转变。

对金刚乘修行而言,学习不断地忆念上师是极为重要的。不只是因为他做为心灵导师传授给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因为忆念上师即是忆念佛。而且在究竟上,忆念上师与忆念你的心性全然无异。

念诵往昔大师所撰写的启发性祈请文,可以帮助我们忆念上师,例如蒋贡·康楚·罗卓·泰耶的「向上师哭喊」(Crying to the Guru),通常译为〈虔诚呼唤上师〉(Calling theGurufrom Afar)。如果你不喜欢念诵祈请文,更自然的办法是当场自做祈请文。无须担心你写「诗」的技巧不足或口才不佳而害羞,重点是确实地告诉你的上师,什么事情令你烦恼(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请求他修理你的水管,会有点不太合适)。最好的是以祈请文请求上师,愿你的佛法修持永远不会出岔,反而会完全成功,愿你不仅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现在有许多人很想要修持佛法,渴望出离世间的生活,却被如山一般的障碍所围困。

他们想要修持的愿望,很快就被怠惰习性所产生的世俗念头扼杀了。然而,为了实现愿望,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忆念上师。你曾经抓不到睡裤系带的一端吗?「忆念上师」就像是设法抓住弄掉的那一端,因此你能将它拉出来而系好睡裤。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以持戒做为准备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