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桥、书屋、树干上的书法作品“心存善念”、“观照内心”将我一路引到了“风里雨里 我在这等你 欢迎回家”面前。我们都有一个家,只是把自己丢了,家也找不到了。这儿是家。当家师何许人也?就连因疫情而封山的公告,也是一笔一划自己写在饶有意趣的木板上。整座山顿时灵动起来,有了精神。
佛顺师毕业于云门佛学院。上午,在精心布置的禅房里,他为我们讲了一堂课,主题是“风里雨里,我在这等你。欢迎回家。”
头一回听出家师这么系统地讲“法”。法是黑夜的明灯,是指示牌,是引航灯;是标月指,是止儿啼;是医病药,是敲门砖。“法在心上为,道在世间行。无为闲道人,脚下安然地。”讲座引经据典,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让人浑然忘却腰酸腿麻,忘记时钟已指向过堂时间。
我心里想:“风里雨里,我在这等你。欢迎回家。”“我”是谁?是师父吗?又往深里想,指的是“法”?还是每个人的自性?
供灯的时候,和师父互加了微信。我照自己的惯例,供了一个数。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师父回复:“太多了。”
我:“当成十人,百人就好。”
师:“当千人都够了。”
我:“好,千人,或万人。或百千亿,恒河沙数。”
我:“请师父替恒河沙数众生收下吧。感恩。”
师回:“功德记住细水长流,不用多。”
我心里犯着嘀咕,手中输入:“好,谨记师父教诲。”遵师嘱重新供了个数。师父收下了。
师:“自己多存点钱。”
我:“身外之物,衣食无忧足矣。”
师:“说这句话前看看卡有过千万没有,不知道的人以为你是百千万富翁。”
我好像挨了一记棒子。这样的对话,不符合我对出家师的“预设”(此处略去我心中脑中的百转千回,其中当然包括三级修学以来我们学到的所有佛法关于财富的见解)。心有千千结,只憋出了一句:“对喔,每个人衣食无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我闷闷地想了一会儿,为什么师父要说这样的话呢?我能从中受益吗?
我闷闷地想,同学们欢乐的“庆生”环节也有些心不在焉了。
我继续想的时候,感受到了师父的关怀和慈悲。师父分明是在提点我:世事无常,哪来永恒的“衣食无忧”。
心中豁然开朗,给师父留言:“忽然感觉到自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谢谢师父提点。”
傍晚在江边散步的时候,依然沉浸在白天的喜悦中。我正听着《金刚经》,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瞬间倒下。无处可躲,头一回在雨里从头到脚从外到里被浇了个透。我努力地在大雨中睁大眼睛辨识路况,雨水重重地泼在头上、脸上、肩上、胳膊上、腿上、鞋子上……我感觉自己应该回到当下,感受雨,感受在雨中急行的自己,可我的心里更记挂担心的是我的苹果手机、绿檀手串和菩提手串的安危。我就这样在患得患失中走着,呼吸着,感受着我的头发、我的衣服、我的裤子、我的鞋子、我的皮肤、我的身体,我的双脚。手串在裤兜里泡着水,已无暇顾及,我没忘记把手机关了机,用左手握着藏在了右腋下。雷电中,我问自己,这些,是我吗?这些都不能代表我,法义里一遍又一遍地说过,我都已经烂熟于心了。可是一遇到这样的对境,统统抛诸于脑后。我对身外之物的贪恋,拖累了我全然沉浸雨中的体验。继师父的第一棒后,老天爷又给了我第二棒。
回到家中,洗头洗澡,洗衣洗鞋。苹果手机顺利开了机安然无恙,我的手串们假以时日,估计也会光亮如故。
佛顺师父发来了他制作的班级合照视频。他有许多令人赞叹折服的作品。
活泼泼的佛法在世间。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吾未曾走远”。我想,这就是佛顺师父营造家的氛围的用心所在。我们的自性,从未曾走远,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舍不弃,在风里在雨里,在等着我们回家。欢迎回家。
借用般若梅同学的一段话作为后记:感恩遇到一切!感恩佛顺师给我们安排得妥妥的,清凉自在。佛顺师打趣,说我们像领导样,他忙了好几天。由此可见我们真有福报,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感恩善缘具足,接引更多有缘人走上菩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