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吃水不忘挖井人

唉,末学自从进入修学以来,发现说的最多的两个字便是“惭愧”。可今天学习了《走近佛陀,认识佛法》之一后,末学还是这两字“惭愧”啊!身为佛子,且还是出家时间相对比较长的佛子,在学此课之前,竟对本师教主的一生不甚了解,而且也从未想过要去了解。出家时的单纯,令末学显得一味的盲从,师父们说什么便是什么,从未去考虑过其所以然,现在想想还真是有些可笑和可怜啦。

在《信仰篇》中,导师讲到了迷信,他说:迷为迷惑、分不清,信为相信、顺从,迷信就是盲目的相信和崇拜。进一步的又告诉我们:当接触一种宗教时,不要一味盲从,而要认真观察和思考:其教主是否具有大慈大悲的济世情怀,具有值得仰赖的高尚道德;其教义是否符合真理,是否能使我们提升人格并最终走向解脱。回想当时出家的懵懂,不就是迷信么?后怕的出了一身冷汗,还好,还好,末学应该也算有点善根福报,路还没有怎么走弯、走邪,现在更是有幸聆听导师法语,亲近善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五大要素里,第一个就是皈依。在这里导师说:我们的皈依,正是代表我们生命最重要的选择:选择一种高尚的人格,足以作为我们生命的目标;选择一种智慧,足以解决我们生命的迷惑,乃至带着我们走出轮回的泥潭,走向觉醒和解脱。可这些年很多人,当然包括末学虽皈依三宝多年,可正如导师所说:并未对三宝建立起真正的归宿感、依赖感,内心依然是漂泊的。前些天同参的嫂子生病了,也去医院确诊了。她哥嫂也都有昄依三宝,按正常的顺序就是赶紧住院治疗吧,可她哥嫂硬是找七大姑八大姨的去帮忙问仙问神。同参怎么跟他们说也没用,白白花了很多钱,最后还得上医院。手术完后,他们不遗余力的继续问神问仙。唉,这也怨不得他们,自己遇到事,虽没向他们那样去问鬼神,可也时不时的会去抽签问卦。这不就是没把佛法真正落实于自己的内心么?这不就是对佛陀的认识不足么?为此,导师带着我们重新地认识佛陀,走近佛陀。

本课首先导师要我们明白,佛陀他不是一个神,他跟我们无数的凡夫众生一样,是一个人,和我们一样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是通过修行而成佛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质,觉悟的本性,我们也能成佛。

其次导师讲述了佛陀出家的经过,作为一个王子,有着尊贵的地位,奢华的生活和美满的家庭。可是当他看到众生受制于老、病、死的痛苦时,就立刻意识到世间所拥有的青春、健康及生存都是短暂而虚幻的,无论在这个世间多么的努力,我们都没有办法跳出死神的掌心。既然一切都受制于老病死,那唯有去追求这种不老不死的涅槃解脱之道,才能远离老病死。于是佛陀生起了出家的决心。

佛陀是佛教佛法建立的基础,佛法是佛陀所说,没有本师佛陀的出世,便没有佛教在世间的流传。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可对于佛子的我们,更不可以不认识和了解佛陀。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吃水不忘挖井人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