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修行能否得力,不在用功时间的长短

佛法的修行,当然需要长远恒续的用功,但修行能否得力,并不在于用功时间的长短。

修行若要得力,必须建筑在正确的知见之上。唯有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你才会了解如何去发心、如何落实用功的法门、如何按照次第安住你的身心,以及在这些过程之中,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需要用心之处。如果不懂得这些修行的层次和方法,你的修行之路就会像绕道逐物一样,非常辛苦;更有甚者,明明应该往南,你却偏偏向北,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经常有人问我:学佛已经好多年了,也参加过好几次禅七、佛七、法会等等的修行活动,但为什么总是不能得力?根据我这些年来的观察和教学经验所得到的结论是:究其根本,大多数人学佛,都是在人天福报上求成就,因此不能体悟到真正的功德。

禅宗六祖惠能早就教诫我们:不识本心,不见本性,学法无益。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知道、不观照、不运用自己的“清净心”,而是任由自己的身心住着在妄想、贪执和分别里,那么,即便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六度万行上再怎么努力,或者在经典教理上多么认真深入探究佛法的智慧,仍然还是落在“法”上计较取舍、在“相”上分别执著,甚至还会误以为自己这样就是在用功修行!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妄逐妄,何时能了?

真正的修行,贵在“正知见”。你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清净心“到底是什么”,并且从清净心中生起修行的想法和观念,如此“称性起修”,才能使得“你的身心”、“你的修行”和“你的真心”相应。唯有如此,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功,才不会变成以妄逐妄。

佛陀在经典里一再教诫我们,一切众生虽然本自具足、本自清净,但因为妄想执著,所以我们的身心既无法相应到自己清净的本体,更无法证得和佛陀一样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反应出来的,就是经常被自己的欲望牵引、四处追逐,或者虽然知道要修行,但却没有力量。本具真如、清净圆满,却无法显现真正的德用——这就是我们需要修行的原因。

你可能很赞同这样的说法,并且感同身受,但问题是:我知道我在妄想执著里打滚,我也一直努力不想这样下去,但却还是如此,我到底该怎么办?或者我总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现实的生活即便不至于声色犬马,也仍是五欲尘劳,我究竟该怎么修行?

其实,不只你这样,不只你有这个问题,众生皆然。

在《圆觉经》里,普贤菩萨已经代我们向佛陀问了这个问题。他是这样问的:“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如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佛陀回答:“修行,就是要以种种的幻法,来对治我们的幻心。”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修行能否得力,不在用功时间的长短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