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心上的一颗毒瘤慢心

昨晚有个师兄同我聊天时,顾虑重重地对我说,想跟我提个意见。说她听有人讲,我推荐学员去打七时,说来不及报名就不用报名,让别人直接去就行了,就说是我推荐的。说这样做不好,让人觉得寺院的师父怎么也“走后门”,跟凡夫有什么区别?我听了吃了一惊!佛说学佛网

三个月前的我曾为此事在班修时当众忏悔过,表示要痛改前非。我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以为自己已经改过了。没想到,师兄的提醒又一次揭开了我的疤痕,让我羞愧、内疚不已。

羞愧,是因为重新被人揭短;内疚,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老毛病并未得到根治。

师兄的提醒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春节打七期间,有个经我推荐去打七的学员告诉我,因疫情原因,一部分学员将不得不连夜被遣返,她可能也要回去,但她很想留下来。我让她直接去找师父,就说是我推荐的,告诉她师父很慈悲的。最后她犹豫了一下说,这样开后门不好,很多人是从外地来的,把机会留给外地的学员,我还是随缘吧!我感觉一下子就被她打了脸。

面对那位打七学员所面临被遣返的担心,我以自我设定的优越感,自以为是的重要感,自以为是的“好心”为她出谋划策,有意抬出自己在师父心中的位置,把师父当凡夫一样看待,觉得师父会因为是“我”推荐的就会“开后门”,真是“病”得不轻啊。其实师父对每一位众生都是一样的慈悲心肠,而我却因为眼里只有“我”,所以只看到了师父对我的慈悲。

为什么会这样?无始以来,我一直都活在自己的念头中,活在不良的串习里。尤其是在工作或生活中,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自以为是的沾沾自喜、居功自傲。这种惯性一直左右着我的思维和行为,成为我生命的主宰。既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同时又喜欢把自己的成绩张扬出来,以此获得他人的尊重。虽然通过半年智慧文化的学习,我懂得了一些经论,一些大道理,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五戒十善,我很少以五戒十善来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佛流于表面,使佛法不能融入心里。所以我虽然在修行,但心态比起那些学佛的人并没有好多少,也并没有高明多少。

五戒十善则是做人的标准,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从此刻起,我要以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为标准来时时检验自己的心行,向内观照,不骄不躁,无我利他,谦逊做人,早日铲除内心贡高我慢这颗毒瘤。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心上的一颗毒瘤慢心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