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因为“都知道”,所以“不生灭”

这位菩萨继续问:“如果家里或外出的时候没有佛,要怎么拜?”

下次你找到没佛的地方告诉我,那我真感谢你!处处都是佛!接下来你又要问我:“那会不会太满了?现在全球六十亿人口就已经太满,处处是佛,我们怎么转身?”告诉你们一句就着在一句!可怜啊!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就不会掉在经典里说了什么或法师善知识说了什么,谁讲什么都不是真的!修行要借教悟宗,不由他悟。修行要悟道,不是别人教给我或经典上怎么说,而是完全要靠自己去领悟,这样分分才是自己的,你才知道什么是法法圆通。否则,问你一句就掉在一句!

前两天我为各位说明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里,提到“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有人就会问:“是佛到你眼前被你见,还是你到佛前见到佛?”都不是!再讲这些,马上就又是一记香板!这就叫攀缘心!经典教给你的所有一切,都不是你的。什么才是你的呢?不是去叙述、重复,必须是自己清清楚楚地当下承当。

什么是见佛?即心即佛,那你拿心来!如果即心即佛,马祖会跳起来告诉你,非心非佛!怎么会即心即佛?如果见有一佛可成者,必不见佛!经典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法叫做涅槃法,也没有佛涅槃,不要以为有个心叫做佛,或者佛就是心,这都是落在心相上回答。禅宗就是要斩绝你所有知见、文字,或心性的推敲,要你直接从心地真心体验。不用文字或用文字,不用语言或用语言,不用动作或用动作,都可以表达出来。

有一次跟着师父打七,因为当时是一个七接着一个七连续地打,只有师父一个人主七,我一个人护七。我们很缺人手。师父在禅众中,看中了一位出家法师,想留他下来,就让我去留人。但是我听错了,留了另一位有点儿跛脚的法师。这位法师留下来之后,因为脚不方便,帮不上什么忙,所以还是只有我一个人护七,这位法师就留在禅堂里用功,

有天,这位法师在扫地时,师父大声问他:“你是谁?”震得这位法师一直抖,然后像狮子吼一样地大叫“鸡蛋”,没多久,他整个人就倒下来了。师父就去照顾他,要他放松,他一直睡到出坡时间结束。之后,他再进禅堂打坐,我发觉他不同了。

在回答鸡蛋之前,他打坐的情形和我一样,不是这边痛,就是那边痛,常常动来动去,功夫用不上。但是自从鸡蛋事件之后,我发觉他不但身体不动,连神情都很安然,不像我们参得死去活来,不知东西南北。外人看我们像呆瓜一样,但自己知道在做什么,对外境没有攀缘的分别能力,好像行尸走肉一样,再不然就是坐在那里不动,站在那里也不动,走也走得像疆尸一样呆呆的,人家笑也不去管,哭也不去管,好像都没关系。我那时的功夫就是这样,觉得自己很苦,身心不自在,心也知道是这个情形,但就是参不出来,还是在疑。

但看隔壁的那位,好像很安然吔!到底是什么原因?师父问他是谁,他回答“鸡蛋”,鸡蛋就是答案?真妙!师父问他是谁,他不答“我就是我”或“我是某某”或“我是佛”,竟然“鸡蛋”也可以是答案?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回答了鸡蛋以后,身心就很安定。禅期结束时,师父还领他到祖堂去礼祖。礼祖是当时师父的印证仪式,师父会带着身心印证的人去礼祖。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我参加了那么多次禅七都还没去礼祖,到底他悟了什么?一句鸡蛋,真是玄妙!

其实,他的回答不是用语言搪塞,而是“很诚恳地去体验”的本身,就是究竟答案了,没有第二个答案,鸡蛋就是鸡蛋!如果只是在语录文字经典上找寻答案或用心推量,一辈子佛都在西天。禅没有固定的法门,所有能让我们见自本心、识自本性的方法手段,都叫做禅。念佛到最后得到念佛三昧就是禅,所有的佛法都一样,而且定慧等圆。所以禅宗六祖才会说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慧不二;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佛不二。

再回到我们之前讲的“到底是你到佛前,还是佛到你前面?”这个公案,如果落在两方回答,都叫做对待,都错。你的心里有能所、有对待,都叫妄心。看到相的时候就相生,看不到相的时候心就跟着灭,永远落在生灭相上,就不叫见性。

见性指自己本性,乃至闻性、嗅性、尝性、触性,都是不生不灭的,在《楞严经》里,佛问阿难见到什么?阿难把“见”当做有一定的地方,有一定的方所大小。阿难所说的“见”,是属于看见、听见的“见”,但这样的“见”不是见性。佛法的见性是不生不灭的。眼睛看到明就见到明,看到暗就见到暗,妄心随境生、随境灭,这样的心就落在生生灭灭里,随境心生心灭,这样就叫做生灭心、妄心,不是真心。

佛法的“见”是指心“知道”的本性。心“知道”境在,也“知道”境不在。心的作用永远都知道,这样的知道明白就叫做不生灭的性体。为什么呢?从“知道”的角度来看,你知道法生,也知道法不生,你知道境生,也知道境灭,因为“都知道”,所以恒常不变的,就叫做不生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在禅堂里的时候,你知道“在”;当你不在禅堂里的时候,你知道“不在”,知道的“能”或“觉”,并没有随境而生灭,这份自在不会因为有没有在禅堂而有所改变,这份知道就叫不生不灭,这就叫做性。

“知道”这个能力是不生灭的,不因为境有、境无而改变。但“这个知道”是从何而知呢?是“即生灭而知不生灭”,意思是不能离开“在”禅堂,也不能离开“不在”禅堂,因为在禅堂是生,不在禅堂是灭,但如果没有“生灭相”,怎么能知道“不生灭的体性”?

我们和阿难一样,以为“见”就是落在用眼睛见,佛陀就逼问阿难,死人有没有眼睛?死人有眼睛,为什么不能见?所以,死人不是失掉眼睛的功能,而是失掉心的“能分别”,意思是,见不在眼睛,而在心。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因为“都知道”,所以“不生灭”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