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不嗔:一念嗔心,开百万障门
为什么要不嗔:一念嗔心,开百万障门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意思就是说,只要有一念的嗔心,就有可能引发无数的灾祸,将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很多福报毁于一旦。 嗔,世间话就是恨、仇恨,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平时是可以观察出来的。比如,别人招惹自己...
为什么要不嗔:一念嗔心,开百万障门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意思就是说,只要有一念的嗔心,就有可能引发无数的灾祸,将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很多福报毁于一旦。 嗔,世间话就是恨、仇恨,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平时是可以观察出来的。比如,别人招惹自己...
做一件事先问问自己:你发的什么心 你可以试一试,当你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身心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动力,做任何事都会因缘具足,趋于圆满。 在寺里承担做事情,不能图名,不能图利。刚开始,大家都有一个发心,可能非常纯粹、非常朴素,比如有的人发的...
做事要做正业 所谓正业,就是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要利益更多人。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特别是在商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这就给很多人带来一个困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商业活动中修行。 有一位销售工作者,了解到...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佛法在两千多年的传播过程中,到了今天,大家的认识千差万别,有的人会认为经典里的文言文就是佛法,有的人会觉得烧香拜佛是佛法,有的人会认为暮鼓晨钟就是佛法,等等。 这些都是外在的形象。佛法其实就是我们活生生的生活,在我们的...
外在的伤害可能会带来“痛”, 心里的伤害才会带来“苦”。 所以,痛苦与否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心态。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吗 问:法师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求而不得作何解? 学诚法师:佛菩萨的加持,不是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是帮助我们...
良好的沟通, 并非要承认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而是首先在心态上去理解、尊重、接纳。 总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就很少将心思放在去理解别人上 问:新工作很轻松,可是看起来简单的人际关系,我处理起来却烦恼重重,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就是想到别人...
不该知道的,你就先不要知道 古往今来,修行人都是豁出命来去寻找善知识,找到自己的老师,找到能够调教和启发自己的人,而不是先去找书本。 在古代,因为印刷业不发达的缘故,经本比较难得。到了现代,印刷业和网络高度发达,获得经文已经不是一件难事,《...
有一位信众,来僧团找法师哭诉,来的时候是由两个人搀扶着来的,非常之伤心。法师原以为一定是其家里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后来了解到,原来是听到自己曾经很信任的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这些坏话又被传到了网络上,令她难以接受。 她断断续续地说:“我...
有一位居士,在小学时的课堂上,被老师当众说像个猴子,这让他深受打击,几十年过去了,伤痛至今无法排遣。 还有一些身体有些缺陷的人,长期被别人调侃,当作谈资,以致变得很自卑,他们可能尝试过很多办法,都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性格也越来越封闭,与人交...
一位母亲和自己九岁的儿子一直处不好关系,儿子总是抱怨母亲不顺着他说话,遇到事情不帮他、不理解他。 比如,孩子外出旅游,喝汽水开盖时刮伤了手。因为汽水是别人买给他的,他回来就说是别人的错,导致他的手受伤了,以后再也不理这个人了,也不再喝汽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