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的境界

第17页
不图回报,反而有大回报-学佛网
学佛修心

不图回报,反而有大回报

学佛网阅读(684)评论(0)

不图回报,反而有大回报 在利他的过程中,有些人虽然不图任何回报,但有时因缘不可思议,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往昔,佛陀在因地时,每次布施身体、财产、王位、妻儿,帝释天问他是为了什么,他都回答:“唯一想让众生获得快乐,此外没有其他希求。” ...

“说法第一”-学佛网
佛说人生

“说法第一”

学佛网阅读(731)评论(0)

“说法第一” 发心若不是为了自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一种取巧,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掌握这种智慧,做起事定会事半功倍。 说话掌握一定的技巧,也是利益他人的一种方便。 比如,对医生一直讲天文学,他肯定不想听;或者,对一个不太聪明的人,...

说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学佛网
佛说人生

说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学佛网阅读(502)评论(0)

说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我们不要总说人过失。因为我们是凡夫,内心所呈现的,大多是不清净的显现。正如有些大德所言:“佛见众生全是佛,魔见众生全是魔,凡夫见众生全是凡夫。” 有些人常看别人不顺眼,说起别人的过失真的是“天才”,再难听的语言也...

佛道:忍辱学处-学佛网
佛法故事

佛道:忍辱学处

学佛网阅读(1.48K)评论(0)

这节课的内容是忍辱度,从忍辱的特征、差别和身心生起之法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菩萨道修行的忍辱并不是我之前理解的凡事无条件忍耐和一味退让忍气吞声。而是通过对治嗔恚、怯弱和不解不乐来成就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 要...

回向:使善根永不枯竭-学佛网
学佛成佛

回向:使善根永不枯竭

学佛网阅读(726)评论(0)

回向:使善根永不枯竭 如何才能使善根不轻易损耗而是日日增盛、永不枯竭呢?对于普通人来说,回向是最好的办法。佛经中说:“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 修法结束时,念诵回向偈,把行持善法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

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学佛网
佛法故事

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学佛网阅读(475)评论(0)

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终将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何时,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守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 有些人心性不稳定,受人盛情款待时,常会把心里话倾吐殆尽。特别是酒醉...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学佛网
佛法故事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学佛网阅读(1.29K)评论(0)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如此则会少有过失。 许多人都想保护自己,不愿遭受点滴痛苦。但假如真想饶益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爱护他人。 上师如意宝说过:“若欲长久...

身教重于言教-学佛网
学佛修心

身教重于言教

学佛网阅读(806)评论(0)

本课学习十德之后四德,包括第七善说法,善知识需要观根基并且利用种种善巧来确定说法的方式方法。第八具悲悯,说法者以清净心说法,纯粹是为了利益众生。第九精进,就是在修行和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不怕劳累,勇猛精进。第十断疲厌。十德里面以具三学、通真实、...

佛道:皈依佛法心得十八-学佛网
学佛成佛

佛道:皈依佛法心得十八

学佛网阅读(6.62K)评论(0)

今天我复习了皈依学处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痛苦,现实生活的残酷与无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哪里,进入三级修学后,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是要解脱和觉醒,要开发自我内在的佛性,如何开发,首先以三宝为生命中心,为生命主导力量,依止三宝...

学佛:净化心灵-学佛网
佛法故事

学佛:净化心灵

学佛网阅读(860)评论(0)

我就开门见山的来了解一下道德的含义。导师讲所谓的道德它不是空洞的教条,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风气。而且和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 关于道德,导师从五个方面给我们剖析了道德的观念。分别是,何为道德、道德的基础、道德和利益、道德的建...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