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菩提心
我知道为什么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带来的利益是我迫切想要得到的,导师在视频中开示:“我们的发心往往拖泥带水,一方面发着菩提心,一方面还在贪嗔痴。”我以前每天早上做定课时,都很坚定地念诵着《皈敬颂》和发愿文,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发心不够坚定。可是...
我知道为什么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带来的利益是我迫切想要得到的,导师在视频中开示:“我们的发心往往拖泥带水,一方面发着菩提心,一方面还在贪嗔痴。”我以前每天早上做定课时,都很坚定地念诵着《皈敬颂》和发愿文,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发心不够坚定。可是...
本次学习内容为如何念死之第二根本思惟死期不定,也是三个根本中最重要的。其中分为三个因相:一为人寿无定,二为死缘多,活缘少,三为色身危脆,不堪一击。 第三根本是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这时亲友无益、财产无益、色身无益,唯有佛法能够在你面临死亡的...
法义总结: 业果理论是佛法的基本思想,其他宗教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佛教是不一样的。佛法业力说认为,业力延续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不需要有轮回的主体。生命是一种缘起现象,是无尽生命延续中的积累。有情行为所形成的业力,是决定生命发展的核心力量。在...
通过学习这课的法义我了解到了信仰对人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三观、生活方式、待人处事的方式等等。 1、信仰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道德准则。特别是佛教的信仰建立道德准则是从人信论和因缘因果论两方面,这不同于一般的信仰立足于世间哲学或是对神的敬仰。...
本节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佛门礼仪,二是居士入寺礼仪,来帮助我们了解佛门之中的礼仪规范。 第一部分佛门礼仪,介绍了各类礼仪动作和穿著佛门服装的适用场合、意义以及相应的动作要领,这里挑选了平时比较常见的佛门礼仪来梳理。 1. 合十: 它是佛门中...
问:思维空性之理会觉得恐怖,无法接受,该怎么办? 答:《金刚经》是主要讲般若空性的一部经,佛在经中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可见,能直接受持空性法门的人是很少的。正是因为这样,佛陀当年才在开示空性法门之前,...
问:一个人坚持,很容易执著,如果对来去的一切都不在意,都随便放得下,那么是不是也容易朝三暮四,生起退心? 答:彻底放下执著,是佛的境界。在佛的境界中,无来无去,无放下与不放下,无退与不退,无有勤作,但应有情的福德随缘显现利生事业。 若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