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与日常生活
晓云法师,信定法师,诸位同学,诸位居士: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莲华学佛园来,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学和居士之中,可能有人听过或见过面。第二次是一个月前诸位的结业典礼。今天要我来作学术演讲,实在不敢当,学术二字,我是谈不上。 学术演讲,就是要讲...
晓云法师,信定法师,诸位同学,诸位居士: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莲华学佛园来,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学和居士之中,可能有人听过或见过面。第二次是一个月前诸位的结业典礼。今天要我来作学术演讲,实在不敢当,学术二字,我是谈不上。 学术演讲,就是要讲...
活菩萨 菩萨不是偶像,偶像只是佛教徒修行过程中使用的法物而已,它虽代表著佛与菩萨的庄严相,它的本身并不就是佛与菩萨。但是佛菩萨的偶像能让我们供养礼拜,集中心念,表达虔诚恳切的信仰力。菩萨不是鬼神,只能短时间内和小范围内显灵异的是鬼,能在较长...
活 佛 诸位同学: 今天所讲的这个题目,也许让各位觉得奇怪,在听讲之前,可能有些同学会想:「活佛」究竟是什么?「活菩萨」又是甚么? 诸位大概听说过,在蒙古、西藏的喇嘛(意为上人)之中有的叫做活佛。其实,喇嘛之中的「自在转世」者,西藏语称为「...
唯 名 在佛法的观点看,「名」与「心」是互为主体的。因此,我们可把它分作认识心的名及修道心的名,加以说明。 (一)认识心的名 1.「名」是心法:俱舍论卷第五称:「名为作想」,也就是说,「名」是思想、想像、想念等的心理活动。再看十二因缘中的「...
唯 心 「唯心」一词的依据,最有名的是唐译八十卷《华严经》卷第十九「觉林菩萨章」中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然在晋译《华严经》卷第十「如来林菩萨章」只...
谢谢晓峰先生给我所作的介绍。今天能有此殊胜因缘,来与诸位大善知识谈论佛法,是我感到生平最难得的胜会之一。在座的诸位,均为今日中国学术及宗教界的领袖,尤其是华冈的高层学者专家,对于佛学的研究及佛法的修持,像晓云法师及周邦道教授,均比我高明,所...
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经典,实在太多,多得使你无法以业余的时间来读完它。我们中国的法师,希望读过全部的佛经,最常用的方式是把自己和社会的世俗环境隔离,关在寺院中的一间房内,经过数年的阅读和体验,才能对佛经的全体,有若干程度的了解。像我本人,就是...
佛教的信仰 很多人都认为佛教的信仰是迷信。其实,当你听过一些佛教对于信仰的解释之后,你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非常合理的。 (一)三宝 佛教的信仰,以三宝为中心,不像一般人误会佛教的那样,认为佛教是崇拜鬼神的宗教。 佛教的信仰,可...
佛教的发源和流传 (一)发源于印度 二千五百年前的一位释迦族的王子出家,经过六年的修行,开悟成佛,并将他所体悟到的、解脱生死和一切烦恼的方法,向当时的印度社会,宣扬了四十九年,最后以八十岁的高龄,离开了人间。我们称他为佛,也就是彻底觉悟了一...
大般涅盘 释尊离开波婆村时,淳陀也随著同行,见到佛陀的病况加重起来,便怀疑是因吃了他的食物而引起的,所以非常的懊恼,佛陀知道了淳陀的心意,也知道其他的弟子之中,亦有这种想法的人,故对阿难说:「有两种供养的功德最大,一是在我成等正觉之前,于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