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开悟

第23页
每个人都或远或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学佛网
佛说人生

每个人都或远或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学佛网阅读(682)评论(0)

每个人都或远或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身处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有时候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拥有很多知识,信息灵通,但这些是被用来拓宽眼界心胸,增进沟通与和解了,还是使我们更加封闭、混乱和极端了? 持续的修行使你安静...

当内心没有太多烦恼-学佛网
学佛成佛

当内心没有太多烦恼

学佛网阅读(633)评论(0)

当内心没有太多烦恼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映射。我们的感受不离贪嗔痴,所以我们的世界叫娑婆世界,一个不离忧恼和缺憾的世界。感受,决定了我们处于怎样的世界中。 现在的人们知识丰富,头脑聪明,但常常缺少真正的善良。聪明才智经常是用在破坏性的...

做人别学“一根筋”-学佛网
佛法故事

做人别学“一根筋”

学佛网阅读(623)评论(0)

做人别学“一根筋” 在生活中,有些人懂得变通,会根据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对策;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做事“一根筋”,不管什么事都用同种思维对待,以致很多事情弄巧成拙。 从前,有个金匠和木匠一起赶路,行至旷野,遭遇劫匪。木匠的衣服被剥去,金匠立...

乐观、悲观,一念之间-学佛网
佛法故事

乐观、悲观,一念之间

学佛网阅读(560)评论(0)

乐观、悲观,一念之间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 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有花。 前不久,一位居士打电话跟我说:“堪布,我最近一直感觉情绪低落,十分悲...

身教重于言教-学佛网
学佛修心

身教重于言教

学佛网阅读(805)评论(0)

本课学习十德之后四德,包括第七善说法,善知识需要观根基并且利用种种善巧来确定说法的方式方法。第八具悲悯,说法者以清净心说法,纯粹是为了利益众生。第九精进,就是在修行和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不怕劳累,勇猛精进。第十断疲厌。十德里面以具三学、通真实、...

无法停下来的脚步-学佛网
佛法故事

无法停下来的脚步

学佛网阅读(604)评论(0)

无法停下来的脚步 大多数时候,我觉得死亡是别人的事,与我不相干。也只有在妈妈难受得要命,感觉自己快死了,又或者是我在这非常时期生病了,我才会生起恐惧,临时抱抱佛脚,一天诵七遍《佛说秘瘟经》,念阿弥陀佛,祈求观音菩萨保佑,佛珠睡觉也不摘下来。...

学佛:宗教信仰问题心得-学佛网
佛法故事

学佛:宗教信仰问题心得

学佛网阅读(2.66K)评论(0)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 信仰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信仰?我有信仰吗?我需要什么样的信仰?怎么来信?在写心得之前问了自己一连串的问题。发现梳理过程自己逐渐才迷糊转清晰。 一、 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一盏明灯,它关注的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回想自己进三级...

佛道:持戒学处心得-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道:持戒学处心得

学佛网阅读(2.49K)评论(0)

本期法义是持戒学处,首先告诉我们戒之自性。持戒需要遮止的是我们伤害他人的心理,从而对不善的行为生起厌离;另外持戒学处更重要的是止息背后的贪嗔痴等不善的心理。持戒的修行就是让这种防非止恶的意愿不断的强大,当我们克服了一切损害他人的心理,我们的...

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学佛网阅读(2.14K)评论(0)

意乐依止之念恩生敬心得分享 本课念恩生敬,时常忆念导师之恩德,而生恭敬心,希求心,感恩心.属于视师如佛的一部分.念恩生敬的法范围很大,不但对上师要常常忆念,佛教说上报四重恩,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三宝恩. 都需要恭敬心,希求心,感恩心,这...

随缘皆成心得-学佛网
学佛感应

随缘皆成心得

学佛网阅读(666)评论(0)

第一次接触“随缘皆成”是很早之前,还不知道那属于“随缘皆成”。那时候读大学,在考研,但心里很希望谈恋爱,到南寺拜佛,很虔诚的希望菩萨给我一个男朋友,上香后去许愿池投币,居然投中了池中的小佛龛,隐隐觉得菩萨答应了我的请求。那年8月份,果然遇到...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