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者的死亡
问: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对此却有很多探讨、研究,甚至专门的修行方法。请谈谈藏传佛教中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关于...
问: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对此却有很多探讨、研究,甚至专门的修行方法。请谈谈藏传佛教中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关于...
问:佛法经典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那么应该读更多的佛法,还是反复研修一本或一部佛法经典?应该把更多的生命用于读书还是用于静下心来打坐,观照自己的内心?也就是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两种方式,如何选择? 答:法无定法,从何门入,要看你自己...
依赖上师和没有主见 问:按照《前行引导文》的教言,实修皈依时要在心里一遍遍地猛厉发下誓愿:成办任何事情,完完全全依赖上师。有一种“一切都拜托给上师三宝”之心。但是实际的修行生活中,的确会遇到很多需要拿主意的事情,又无法一一向上师请教如何处理...
问:为什么在金刚乘的修行中上师如此关键?我们怎样理解上师是一切功德和成就的来源? 答:金刚乘的修行中上师至为关键,是因为金刚乘的入门、修学及成就都直接依靠上师的加持。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上师是具德上师,也就是真正符合资格要求的上师。在...
问:如果只有一杯水,该给自己喝还是该给别人喝?如果慈悲的代价是害己,还需要慈悲吗?慈悲的限度是什么? 答:我觉得慈悲无所谓限度,能慈悲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内心开放的能力。如果只有一杯水,上等发心的人会选择给别人喝,中等发心的人会与别人分着喝...
问: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 答: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远近没有绝对,是因人而异的。超出了某些人接受和认知范围的事物,可能对另一些视野...
智悲是同时生起的 问:自称能够看空一切的人, 难道没有—件在意的事, 没有—个在意的人吗?对于在意的, 难道不怕失去吗? 失去不会捅苦吗? 答:真正证悟空性的圣者不会自称看空一切, 一来他们会努力隐藏自己的功德, 二来, 看空一切不一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