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九
睡眠: 1. 就色身而言,令身不自在,在清醒的时候,我们的肢体动作是自在的,睡觉时则不然。内心的明了性也失掉了,睡梦中,周边也是若有若无,梦境其实也是若有若无,不能清醒、觉察。 2. 坏处:障碍观行,进入睡眠,我们的心就失去观照的能力。 3...
睡眠: 1. 就色身而言,令身不自在,在清醒的时候,我们的肢体动作是自在的,睡觉时则不然。内心的明了性也失掉了,睡梦中,周边也是若有若无,梦境其实也是若有若无,不能清醒、觉察。 2. 坏处:障碍观行,进入睡眠,我们的心就失去观照的能力。 3...
死亡是无常的,当死亡来临时,一般常人因为贪著放不下世间的所有而恐惧。 修行人却不能念死是为了发起出离心,想到自己恶业之因未灭,善因之因未修,修行上功夫还不到,生死无法把握,死后对于三恶道苦,轮回苦。恐惧,我一定会死的,看清眼前虚幻, 珍惜当...
通过学习《三士道的建立》,导师告诉我:上等人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活,中等人为个人解脱生死而活着,下等人为未来获得良好处境而活着,末等人只为了眼前利益而活着,还有动物乘,追求和动物没有区别,只是为了生存。 想想自己的生命状态,人生一路走来,从孩童...
——“前面就是陡壁,你敢爬吗?” ——“不敢。” ——“如果那个陡壁的后面有遍地宝藏呢?” ——“怕,太难。” 因为怕,所以难。“怕”源于心,“难”也出自于心。人人都想要宝藏,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跨越陡壁。 宝藏,是我们的心。这颗心——是佛...
法义: 一、 戒的自性: 内涵:防非止恶 心里特征:止息贪嗔痴心理引发的不善行为,无恶不止,无善不修, 圆满:克服一切损害众生的心理达到极致,持戒便可圆满,而不必是必须做到一切的一切众生都不被他人损害。 二、 差别: 1、 律仪戒:主要是防...
本课导师从五个方面进行开示:一、义工对于书院的发展不可或缺,做义工是服务大众的一种具体形式,也是三级修学的重要环节;二、做义工对于改变人心、改变贪嗔痴共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三、做义工可以在做事过程中检验自己修学的成果;四、义工团队是建设和...
仰望蓝天,不同的是我心中的那片天。。。 坐在窗前回忆点滴,五味杂陈,脑海一片空白。也许正是如此,当下的心越发显得自在无暇。。。 记忆中2017年的那个夏天,狐假虎威的我顺利加入三级修学,“真诚,认真,老实” 依照三级修学的脚步来改善自己。其...
本期法义讲菩提心,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发三个角度阐释。 一、什么是菩提心?它包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方面,是大乘和小乘的不同之处,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这个地方师父像是懂我似的,说到在家居士只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玩儿不转,解开了我上周学...
佛法帮助我在心行上成长 心是苦乐的源泉:如果不知道我是谁,就会非我执我,从而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如果能学习智慧文化、听闻正法 、如理思维 、通过止观禅修的训练方式,就能了解到我们贪著的对象,即我和我所都是缘起的具有无常性 ;所...
《略论》是改造生命的过程 《略论》极为重要,这是一条完整、简明、有次第的成佛之道,导师说最好能把《略论》背下来,没有学好《略论》的人,不能算是他的弟子。《略论》理解得越多,对自己的生命就帮助越大。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浩如烟海,选择出一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