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推己及人
有一次,佛陀在竹门村的北郊外栖身。村里的婆罗门居士们听说佛陀来了,便纷纷赶去群集,想听佛陀说法。见到佛陀后,其中一位婆罗门问:“大师,我们如何才能得幸福,死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呢?” 佛陀听后,便将一个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教导给大家: “所谓推己...
有一次,佛陀在竹门村的北郊外栖身。村里的婆罗门居士们听说佛陀来了,便纷纷赶去群集,想听佛陀说法。见到佛陀后,其中一位婆罗门问:“大师,我们如何才能得幸福,死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呢?” 佛陀听后,便将一个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教导给大家: “所谓推己...
有一位拜佛的老人,一向虔诚。在二十多年前,她从花木市场买了一棵菩提树,栽植在自家的院落里。如今,小树苗已经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了。老人把这棵亲手栽植的菩提树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经常既骄傲又虔诚地坐在大树下诵经念佛。 可是,有一天,老人的家...
有一天,有个老和尚下山到集市里去办点事。等到回来的时候,没想变了天,下起大雨来了,河水顿时陡涨,原先露出河面的石头,现在却一块也看不见了。 老和尚见此情景,便准备蹚水过河。可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个少妇,看样子也是想过河去的,老和尚发现这位少妇...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罗,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后,知道过去所做的恶业太多,必定要受上天的磨难,于是请求佛陀给他一段时间,接受身心的考验。 他独自前往荒郊野外,无畏于日晒、雨淋、风吹,在树下静坐,累了就到洞里休息。吃的是树根、野草,穿的...
导师开示“信仰是寻找终生的依赖,这种依赖将贯穿整个人生”,“信仰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信仰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归宿,净化心灵,建立道德规范,引领我们踏上古圣先贤的求真探索之路”,这些话语都深深地烙印在末学心里,让末学如...
一个人在二十多岁时因为被陷害,坐了十年牢。后来冤案告破,他也被无罪释放了。出狱后,他开始了几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倒霉,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
长乐先生: 禅宗有首偈语:“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本来是写顿悟的感受的,但是在普通人看来,这也是得到功名、财富的人,一夜之间的转变。的确,在当前这个新经济时代,十年寒窗一夜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这个让普通人看来那么美好,那...
星云大师: 患得患失,不明就里,这样的惑,自古有之。佛法里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佛陀教导我们知苦、离苦,解决宇宙人生问题的方法。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这一切都起因于我...
三天半之后,昏迷中觉醒,若贪男贪女,将重堕轮回。 当舍弃爱憎,以阻止妄念,则遮断胎藏,能自主自心。 前边说过,如果错过了母光明的显现,母光明一旦消失,你就会进入中阴阶段,然后进入昏迷期。在香巴噶举的说法中,昏迷期一般就是三天半左右,一般三天...
牢牢记住面对死亡时的那种感悟和觉受,能够让一个人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出离心,这是有利于修道的。但问题是,有的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虽然也厌离了红尘,但他并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其原因在于他没有信仰。信仰丧失会导致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倒塌,他盼望的东西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