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学

第13页
慈悲自己-学佛网
佛法故事

慈悲自己

学佛网阅读(993)评论(0)

慈悲自己 核心提示: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他伸手把它捞上来,被蠍子竖起的毒刺蛰了一下,他把蠍子放到岸上,继续打坐。他继续打坐。禅者:「蛰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这让我想...

是什么在主宰着我们-学佛网
学佛感应

是什么在主宰着我们

学佛网阅读(596)评论(0)

究竟是什么在主宰着我 我往往把情绪当成了自己,因为他离我最近,而产生情绪的波动,是来自于自己的标准,一旦情绪上来,这个时候自己就做了情绪的奴隶,事后想想真的很痛苦,佛法说,无明的生命是制造迷惑和烦恼的基础,我现在知道了是自己的无明,制造了痛...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学佛网
学佛成佛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学佛网阅读(840)评论(0)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了道是了什么道?为什么要披毛戴角还?上焉者,有人道、天道、声闻道、菩萨道与佛道;下焉者有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因为高下不等,不得笼统地说「了道」二字即可。当然,通常说的了道,是...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学佛网
学佛成佛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学佛网阅读(684)评论(0)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七也说:...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学佛网
学佛成佛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学佛网阅读(608)评论(0)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可能是解脱,但多半不是。所谓临命终时显现的瑞相,是指奇香弥漫、天乐鸣空、光环、光束、光团的显现,佛菩萨影像现形、鸟兽齐鸣、香花乍开、草木变色、风云变化、雷电交作、遗体柔软,乃至火化后出现舍利子等。这些都是由于修...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学佛网
学佛成佛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

学佛网阅读(653)评论(0)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缘,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学佛网
学佛成佛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学佛网阅读(851)评论(0)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学佛网
放生功德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学佛网阅读(848)评论(0)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牠半斤,还牠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学佛网阅读(879)评论(0)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这问题相当含糊,易于混淆。 首先,我们肯定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一般大众,懂得越少,就越能专心一意地照著老师所教的简单方法,一门深入,专精修行,并获得益处。所以,知识程度低的人,甚至没有读过...

我要努力记得你-学佛网
学佛修心

我要努力记得你

学佛网阅读(876)评论(0)

我要努力认出你第一次学习到七因果,修知母、念恩、报恩时,辅导员引导我们,先把自己的母亲作为观修对象,然后再扩展到亲、中、怨、一切众生。班级交流时,好几位同学深情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种种疼爱、种种母子亲昵的场景,还有人流下了激动和感恩的泪水。 ...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