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做个掌棋人
佛陀时代,有一个年轻人,天资聪颖,只要是他看过的事情就能学会。少年凭借这过人的天赋,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的技艺,于是他四处寻师访道,学遍了世间种种技艺,且无不精通。 学成之后,少年便萌生了与人比试的念头。他想,自己才艺过人,战胜他人后定能流芳...
佛陀时代,有一个年轻人,天资聪颖,只要是他看过的事情就能学会。少年凭借这过人的天赋,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的技艺,于是他四处寻师访道,学遍了世间种种技艺,且无不精通。 学成之后,少年便萌生了与人比试的念头。他想,自己才艺过人,战胜他人后定能流芳...
有一个比丘想脱离尘世之苦,便一个人来到临近河边的僻静森林,静坐修行,希望能够早日得道。可是,这位比丘于僻静的林中过着安静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不像外面看上去那样无欲无求。欲望会不时在他的心中蠢动着。比如他会经常幻想自己吃到好素食,喝到甘美的泉...
日本江户时期,社会极不稳定,浪人、武士依仗强力横行无忌。 有一个著名的茶师跟随着一个显赫的主人。 一次,主人要去京城办事,但舍不得离开茶师,就说:“你跟我一起去吧,好每天给我泡茶。”茶师有些不愿意,对主人说:“您看我没有武艺,万一路上遇到恶...
峨山禅师在月船禅师那里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一位法器,到今天亦有了初步的成就,从今以后,你应该要发心再去亲近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因为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是禅者的修行。”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
印度的阿育王,是一位护持佛法的大功德主。他有一个弟弟修行得道,这让阿育王十分欢喜。阿育王的弟弟常年居住在林野中,穿简单的布衣,食粗茶淡饭,过着清贫而快乐的日子。阿育王认为弟弟的日子太“贫寒”、太“苦”了,所以希望弟弟能回皇宫,接受自己的供养...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给比丘们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印度波罗奈国有一个陋习:当一个人年老时,子嗣便会将他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后代子孙。时间久了,这一陋习竟被写进了这个国家的法律条文当中。 波罗奈国中有一位长者,他的儿子十分孝...
弘一法师修行的是律宗,因此克己甚严。法师长期坚持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的戒律,而且他只吃萝卜、白菜之类的普通蔬菜,从不吃价格昂贵的冬笋、香菇等素馔。 法师还视钱财如粪土,从来都是随到随舍,不积私财。而且,除了几位故旧弟子外,他还极少接受其他信徒...
首先,让我认识到传灯的价值,接着是传灯的意义,然后是目前教界弘法的现状。第四,在菩提心的统摄下,自利利他才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第五,认识到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最后是,传灯模式的建设,结合书院的模式,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直到...
在无量山,有一个年幼的放牛娃,他每天骑在牛背上,唱着小曲,自由自在。有一天,他遇到一个紫色脸膛的白眉罗汉,问他:“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放牛郎摇了摇头。 白眉罗汉来到他跟前,说:“我看你相貌奇异,想给你起个法号,也算你的名字了,好吗?” ...
暴雨刚过,道路一片泥泞。一个老太婆到寺庙进香,一不小心跌进了泥坑,浑身沾满了黄泥,香火钱也掉进了泥里。老人并没有忙着起身,而是在泥里捞个不停。一向慈悲的富人刚好坐轿从此经过,看到了这个情景,便想去扶她,可转念一想,那样会弄脏身上的衣服,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