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弃疗的别名是接纳自我
弃疗的别名是接纳自我 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来访者: “我觉得自己不够有领导力,虽然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班长,但我觉得自己不够霸气,没有其他人那么有号召力。” “我觉得自己很差,从大一到现在,我只拿过两次三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连一次...
弃疗的别名是接纳自我 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来访者: “我觉得自己不够有领导力,虽然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班长,但我觉得自己不够霸气,没有其他人那么有号召力。” “我觉得自己很差,从大一到现在,我只拿过两次三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连一次...
接纳多少匮乏,就有多大自由 匮乏无处不在,正如麦基老师在《故事》中所说: 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够人们受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 …… 即使我们有了足够的钱、时间和爱,我们找到了...
你是在努力,还是在模仿努力 按:对于一个很晚才起步的人,努力意味着什么?究竟该怎么努力,才是正确的姿势?这封答读者信想跟你探讨这个问题。 海贤老师: 您好。我今年28岁,本该是一个小有收获的年纪,却一事无成。我很晚才醒悟,很晚才确定自己的事...
接受平庸的那一刻 打从读大学时起,我就经常被“不能变平庸”的想法折磨。说实话,有这个想法本身就挺平庸的,但那时候我并不这么想。我的眼前经常如弹幕般闪过一个个比我聪明优秀很多的同学的名字,我觉得我得赶上他们。所以,我一有空就去图书馆。可是背英...
我想去远方,把人生格盘重来 按:当身处困顿,我们总希望能够去远方,把生活格盘重来。这样是否可行呢?这封答读者信,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陈海贤老师: 您好。我想我应该只有很小概率会被看到、被评价、被回复,这是我决定写下这封信并发出的重要原因。...
琐事就是我们的道 读博士的最后一年,我一边写论文,一边焦虑着前途和未来。“未来”又大又模糊,衬托着我手头上的事又琐碎又无聊,让我烦躁不安。 这时候,有个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去佛学院给僧人上心理学课,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听起来,佛学院像是个不食人...
远方是药也是病 有一段时间,我在帮一个节目做心理顾问。这个节目要求选手在一个山清水秀的野外过一段全封闭的生活,24小时网络直播,持续一年。因为是封闭节目,为了防止选手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节目组就委派我在每个选手上山之前跟他们聊聊。 谁会愿意完...
成长中的关系 我觉得自己在学心理咨询之前,已经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和安慰者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向我倾诉他们的烦恼呢?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为了让安慰更有效率,决定寻找一个标准化的安慰范本。最后我找到了布尼尔祈祷文中几句经典的祈祷词,这几句词...
妇人之仁与宋襄之仁 仁有很多种,我们先谈妇人之仁。说起妇人之仁,便使人想到女人的姑息、溺爱、当断不断等等毛病。其实妇人之仁,是《汉书》描写项羽的——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所以不只是妇人才有那些不太高明的仁,而且妇人不一定专有妇人之仁,请看以色...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已经到了孔子所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至于我是否已经不逾矩,我不敢夸口。要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我何人也?不敢望孔子之项背。不过,我是高山仰止,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