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不辜负自己,依圣严师父的教法成就
“皈依法”不在于熟读经典,或是念了多少遍,所以有多少功德,而是要从心地里去相应。历史上的法,是佛陀在世时所说的教诫,在没有集结成文字书册之前,只在口头之间传颂默念。诵经不在多少也不在文字,重点在于要能借文字观照到清净本体,要能开显内在的清净...
“皈依法”不在于熟读经典,或是念了多少遍,所以有多少功德,而是要从心地里去相应。历史上的法,是佛陀在世时所说的教诫,在没有集结成文字书册之前,只在口头之间传颂默念。诵经不在多少也不在文字,重点在于要能借文字观照到清净本体,要能开显内在的清净...
大多数人的心因为随境转而落在妄心,真心随缘起妄就变成妄心。你不要因为经典告诉你生灭是不对的,就赶快去找一个不生灭的——没有不生灭的个别存在,不生灭就在生灭里!各位现在还要不要离开自己的心去找佛?现在,各位明白为什么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参”是一种心的功能。既然心能够“推”、能够“缘”的作用很强,就让它去缘。当缘到无所缘时,心思顿空、万心顿歇,真心就显现。“参”是在“动”里攀缘,逼自己去了解什么、去明白什么,是运用第六意识的特殊功能,让心攀缘到极点,逼着攀缘心找不到答案,...
我希望大家继续用功,等一会儿我们就来拜愿。拜愿的同时,自己要做一些愿求。有些人听到这里,可能会感到疑惑:“法师,你不是说要‘无愿求’吗?”无愿求是指不着相,但对于我们如幻假的身心而言,还是需要有一个目标、有一个理想去努力,因为我们仍有身心相...
要珍惜眼前所有的,这就叫做“随缘行”。要随时感恩珍惜这样的因缘。试想,全球有几十亿的人,你为什么会找到对方结婚、成立家庭?这样的因缘多难得啊!全球这么多人,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为什么我们会千里迢迢地来相识啊?至于缘什么时候会走?不必担心...
所以,当你自己在拜佛时,你面对着佛陀,能够不惭愧吗?你面对着佛陀,能够不感恩吗?你为什么没有感受到佛陀的人格、精神和生命?为什么无法将这种生命精神,活生生地流徜在自己的血液中?难道佛陀对你而言,只是在嘴里念一念?你礼拜的对象,就真的只是那些...
甚至我在法鼓山带禅七、禅十或禅四十九时,有很多的开示内容,乃至于部分六祖坛经的讲解,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法师那边好像也有。如果法师觉得很好,他就会放在网站上,你们就可以去下载。 这样我有没有替法师解决了问题?不准带手机与录音机进来,这样大家...
有位哲人说,我们每个人都差不多,不同的是这个脑袋,它代表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那如何才能拥有正确的“三观”呢?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明确的方向,在修身的路上迷了路。导师在《信仰与人生》中从道德、精神追求、心态、慈悲、找回自己等多个方...
我觉得以前师父最高明的地方,也就在此。他要我们忏摩时,我们一拜下、一面在唱,他就一面在后面骂。他的骂,真是骂到我们心里去了!会让我们生起一种很大的惭愧,觉得自己真的就是如他所骂的那个样子!如果你自己有了过失又不知忏悔,那时你就会真的发起惭愧...
经典是以在莲花里慢慢孕育来说明西方世界修行的过程,这个比喻看起来很像妈妈生小孩,怀胎十个月就能出生;但实际上,在莲花里是要让自己慢慢地相应到究竟法就如同莲花一般的清净无染,进而让自己原本的生灭慢慢断熄。 有人可能又会问:“如果莲花没开花,有...